第358章 老无赖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8章 老无赖 (1 / 5)
        人是群居动物,离群索居之后,来到大城市,第一个反应应该就是激动亦或者畏惧。

        可惜未央一行三人,一辆牛车,外加两匹矮马,两只鹞子,都没有这个自觉,来到了南京,就那么大大咧咧的进去了,看着川流不息,不逊于开封的繁华,心里暖烘烘的。

        南京就是应天府,这个地方在后世应该叫做商丘,现在叫做应天府或者南京,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农耕民族数千年的开发,已经让中原之地极为贫瘠了,除非出现后世的化肥之类的东西,否则很难有多好的收成,在加上无论是谁想当皇帝,必须要占领中原,占领的当口,必然是连番大战,这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中原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四战之地,人多地多仗打的多。

        所以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中原就是中原,仍旧占据了中华民族史书上最辉煌的篇章。

        未央不是中原人,但是对于中原,他抱有极大的敬意,这片土地,养活了太多太多的人,演绎了太多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就是在这块土地上演绎出了华丽的篇章。

        “应天府是是个好地方,咱们大宋在这里有一座书院,叫做应天书院,如今应该叫做南京国子监了。

        先皇曾经在这里建了一座宫殿,叫做‘归德殿’,以圣祖殿为鸿庆宫?。奉太祖、太宗、真宗像,侍于圣祖殿之侧,名神御殿,又名三圣殿。

        范相公、晏相公、醉翁,都曾在应天书院呆过,这里的基本课程是儒、道、墨家经典《诗》、《书》、《礼》、《易》、《乐》和《墨子》、《道德经》、《春秋》等,号称‘博涉百家九流之说’。

        王尧臣、赵鰖、张方平、富弼、孙复、石介等都是出自应天书院,宋人以文学有声于场屋者,多其所教也。

        于是,‘天下庠序,视此而兴’。”

        未珩不服气,自幼在暨行书院长大的他认为,暨行书院才是天下第一,这个劳什子应天书院,不过是欺世盗名之辈罢了,虽然教出了那么多大人物,但是就算是那些人物不在应天书院,在一个普通书院,也能出人头地。

        “四书五经,早就过时了,不能与时俱进,清谈时事,也能当得起偌大的名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