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章 论如何成为伟大的神棍 (2 / 3)
李曜为了应付那些不得不接见的王侯公卿,很难腾出时间处理自己的事情,甚至有的时候,她不禁会想:“自己是不是回来的太早了?”
呆在宗圣观的一年时间里,李曜其实过得很充实,为了把储存在她头脑里的未来知识和先进理念全都记录下来,经常日夜笔耕不辍。
当然,由于有兰韶英这个替身挡着,李曜也悄悄溜出去过几次,甚至有一次还跑出了千里之外。
在祁黛双与梁元度大婚的那天,她乔装改名,化身为一个富家子弟,大摇大摆地登门送上贺礼,然后美美地吃了一顿喜宴,又闹了一回洞房,这才尽兴离去。
由始至终,她都没有被别人认出来,直到后来祁黛双看到一张留言条,才知道明昭公主竟然亲自来过。
而李曜前脚刚回到宗圣观,就收到了钟馗和吕道济联名写给她的一封信,说他们抵达敦煌后,受到了当地文武官员和各大氏族的隆重欢迎,只是刚入住明华观的时候,他们出于谨慎,并没有立刻采纳李曜的提议来传授经义,结果很快出现了所谓的“水土不服”现象,每天前来听讲的人很多,但有意入道者却寥寥无几。
为解决这个窘况,二人经过一番仔细琢磨和讨论,决定尝试采用李曜手札里面最为他们认可的两种办法来进行传教。
第一种办法是简化教义,把繁琐复杂的义理全部进行缩改,并减少原来门类众多的斋醮科仪。
对此,李曜在手札中特意作了相应的解释。
她认为信仰源于恐惧,恐惧源于未知,而无知正是一种容易产生未知的思想状态。
这个时代,大部分百姓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理解能力极其有限,可以说是无知的群体。
换而言之,只有尽量降低知识门槛,才会有更多的人接受道教的教义。
至于第二种办法,便是学习佛教的通俗化,将晦涩难懂的经书内容改编为浅显平易的“变文”。
按照当地的习俗,讲变文需要连说带唱,所以这种工作通常是由地位不高的僧人来担任,对于拥有法师头衔的吕道济和钟馗来说,实在有些纡尊降贵。
不过好在刺史张护是个精明人,钟馗、吕道济在他面前提起这个想法的第二天,就有两个自称擅长编撰和俗讲变文的人请求拜入玄门。
于是,钟馗和吕道济重新制定的讲经方式,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士庶百姓的普遍欢迎,其中尤以改编自《逍遥游》的寓言故事最受人追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