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五章 (1 / 3)
        “卖报卖报《大明新闻》,一钱一份。m..官府的告示,招工,招官,科考,招兵想知道详情,卖《大明新闻》”报童清脆的声音在广州城内响起。

        广州一带读书风气很盛,所以印书的铺子多,卖书的铺子也多。朱云杨充分利用了这个优势,在广州城市里头开创了第一份报纸《大明新闻》。

        《大明新闻》乃是大明总参谋部负责发行,所有撰稿、编辑、审核,一律由总参谋部负责。为了扩大部队在广东一带的影响力,朱云杨亲自领队,搞起了这份报纸。

        创刊号,他亲自写了三篇章。

        第一篇是《大明兴,满清亡》

        第二篇则是《完粮纳税以及打击**》

        第三篇乃是《近期要进行的科考事宜公告》

        报纸现在大概有现代报纸的幅面,由于可填充的内容暂时不够,所以报纸只有八版。朱云杨先搞了个关于《剃发令》以及《满清屠杀录》的连载。既然是连载,可以写写停停。完全没有催稿压力。

        满清从来不搞针对民间的政策宣传,这个等级森严的王朝政权不需要向百姓们做任何解释,只需要向人民压榨。朱云杨则是反其道行之,实施了政策公开的策略。

        配合了《大明新闻》这个报纸,他在总参谋部里面新设了一个机构,政治部。由于政治部未来要负责意识形态问题,不可轻易让别人来做,自己兼任了政治部部长的职务。而《大明新闻》总编辑,秀才出身的黄国忠暂时当了政治部副部长。

        短短几天之内,《大明新闻》的销量到了每天一千份的水平。朱云杨也不想指望这报纸挣钱,他暂时把《大明新闻》的印刷量定在了一千份。

        而朱云杨在此时在总参谋部里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财政预算。

        “我计划把野战部队扩充到十万人。所以,能否征集到至少够养活这十万人吃的粮食,至关重要。除了这十万人的部队之外,还需要养活新开办的军工厂的工匠,以及其他非战斗人员,完粮纳税的最低底线先定到十五万人吃一年的粮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