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一国民心 (3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一国民心 (3 / 7)
        “苏姑娘请说。”

        “前段时日小女子随公子从南线归来,发现突厥入侵之事已经传遍大赵境内,各地官员却对仍对此遮遮掩掩,以致民间流传尽是些猜测之辞,其荒唐之处让人忍俊不禁。另因北疆战事,地方官员不通报原因却征比往年多了近三成的粮,百姓怨言已起。”

        楚名棠皱眉道:“当真如此?征粮乃不得已之事,但民间谣言四起……看来本相过于注重朝堂,忽略民间之事了。”

        “楚伯父乃一代贤臣,关注百姓疾苦,但一人之力终有穷尽时,难免会有疏忽之处。下面的那些官员可能认为此事不足为虑,却不想百年前胡蛮入侵中原屠戮百姓之事在民间仍记忆犹新,闻北疆又有战事难免有些恐慌。若不加以疏导,万一北疆战事有何闪失,民心不定,百姓动荡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楚名棠深以为然,两眼看着苏巧彤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小女子认为突厥入侵之事与其让百姓胡乱猜测抱怨,不如由朝廷出面,张榜告知民众真相,激起其同仇敌忾之心,更要让他们明白,将士们沙场杀敌,并非是为君王效命博取功名,而是保家卫国,为了大赵千千万万百姓,为了他们的父老乡亲安危而战。”

        楚名棠一击掌:“说得好。”

        苏巧彤瞟了楚铮一眼,道:“楚公子此次无心之失,引来上万禁卫军自愿奔赴北疆,其中不乏官宦子弟,犹为难得。据小女子所知,赵国世家与平民之间虽不能说水火不相容,但世家子弟欺压寻常百姓之事处处可闻,百姓心中不满日益加深。小女子方才提议三千禁卫军将士中官宦平民子弟各半,正可在此事上大做文章,公子出征后,朝廷想法将此事昭示天下,着重于官宦子弟弃京城富足安逸不顾,置生死于度外,去北疆冰天雪地中与平民子弟并肩作战抵御突厥……嗯,还是称之为胡蛮吧,百姓心中应对其更为熟悉和痛恨。如此双管齐下,既可让赵国百姓关心北疆战事,亦可缓解他们心中不满,日后朝廷无论征粮还是招兵,定能事半功倍。”

        楚名棠长叹一声:“巧彤此举真是高明之极,不过若只是张榜告示恐怕不足以让百姓明白此中道理。”

        苏巧彤轻笑道:“张榜告示确是呆板了些,多数百姓尚目不识丁,若只听人口述,到后来不知又会出何传言。小女子有一法,招十数名能言善道之人,将张榜告示之事以唱戏的形式表演出来,不知楚伯父认为如何?”

        楚铮暗叹:得,从此后世梨园祖师不会再是唐明皇,而是苏巧彤了。

        楚名棠有些茫然,道:“唱戏?”也难怪楚名棠不解,此时戏剧的形式尚未出现,各大世家有何喜事,最多召些美貌女子边舞边吟唱些诗句而已。

        楚铮插嘴道:“父亲,此事巧彤曾对孩儿说过,孩儿亦觉得大有用处。”楚铮自然也知道宣传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在战时,一部上佳的影视剧可以激起全体国民的激情。

        两人向楚名棠详细介绍如何编出一个剧本,尔后分配各个角色,如何上台表演。道理其实很简单,楚名棠一听便明白了,楚铮和苏巧彤更是熟门熟路,你一言我一句瞬间便编出一个剧本来:一位朝廷大臣之子听闻北疆胡蛮来犯,抛下已有身孕的妻子毅然从军,夫妻临别对白更是煽情得楚铮都想吐:如果为夫战死在沙场,孩儿长大成人后,请夫人告诉于他,你父亲乃是顶天立地的男儿,为大赵的安危,百姓的安乐,为父死而无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