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番外 第二章 中医临床 (2 / 4)
在这一个月里,光绪的症状几乎每天都是这些,没有什么改变。
从中医临铺的角度分析,这显然是肝气不舒导致的上焦热证,其中腰膝酸痛很早就有,大便燥结开始出现,耳鸣此时也开始严重,这几个症状一直伴随着光绪到最后。
如果对清宫医案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特点,就是对皇帝的病症事无巨细,一概记录,有的只是患者的一种感觉,但是也记录下来,这给人一种印象,就是这个病很严重了,其实我们只要概括一下,就会发现这些都是一些轻微的病症。
在光绪死亡的前一年,即光绪三十三年,七月份的时候,力钧开始为光绪诊病,力钧调治了一个月,对于力钧的诊病,民间笔记有一种法,《国闻备乘》记道:“迨奕劻(庆亲王)荐商部郎中力钧入宫,进利剂,遂腹泻不止。次日钧再入视,上怒目视之,不敢言。钧惧,遂托疾不往。谓恐他日以大逆之名,卖己以谢天下也。”我们对照了清宫档案记载,在力钧诊病期间,光绪仍然是“大便不畅”为主,偶尔“溏泻两次,而觉畅”可见光绪还觉得很痛快,并没有怒目。因此这种法是没有根据的,可见民间在此问题上猜测甚多,连入宫诊病的医生都成为了怀疑对象,我们需要对此一一排除。
我统计了光绪在这个月里的症状,出现的主要症状有:心跳、肩胁牵掣作痛、话腹作痛、腿足酸软、左脑晕,右脑痛、大便干燥、有时溏泻、消化迟滞、背脊痛、梦遗、耳鸣、口内起泡、鼻孔微疼痛。
这个时候的病情,光绪自己是“时轻时重”,很多人认为光绪的病情是一年年依次增重的,但是我们分析他的这些病症,从临铺的角度并不能将他定为重病,因为这些症状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亚健康的人的身上,并不是一个病入膏肓的人的病症。
因此,我们根据此时的医案来判断,光绪并没有病得那么重,而若干光绪身边的人的资料证明,光绪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因此这里有些症状甚至我们可以打个折扣。
在光绪死亡原因的研究中,光绪最后一年的身体状况是个关键,我们下面来分析一下。
在三月份中,我对脉案中记载的主要症状进行了统计,主要症状有:右耳堵闭、足跟筋脉作痛、食下运化迟钝、右腋及腹均作窜痛、腰脊刺痛、口中起泡、大便欠畅、*,在这些病症里,出现的最多的是耳鸣和足跟痛,其它的症状并没有多次出现,可见并不明显,否则以光绪对诊脉那么挑剔的人,一定会让全部写入脉案的。如此分析,此时的病情也没有那么严重,并不是一个重病患者的表现。
从年初开始,这些症状一直出现,没有多大的改变,只是在六月份开始有了“腰胯尤觉跳痛”的记载,明疼痛有所发展。
我们再来统计一下七月份的情况,主要症状有:腰酸痛、俯仰转侧皆为牵引、头晕、耳鸣、食后迟运、大便不调、咳嗽(感冒一次)、神疲、夜寐不安(丑时醒来即不能寐)、*。在这些症状里,咳嗽仅仅出现一次,结合以前西医的听诊,我们似乎可以断定,这不符合肺结核的表现,没有咳血、甚至连咳嗽都只是在外感时出现,不知道肺结核的诊断从何而来?此时每天御医们所有的精力都在光绪的失眠和腰胯疼痛上,可见这是当时的主要病症。
在光绪死亡的前一个月,九月份,让我们来看看他的主要症状:腰胯中边皆痛,俯腰更甚、干咳鼻涕带血、耳鸣、口渴、头晕、恶风、大便忽溏忽燥、舌燥口苦。
这些日主要仍以腰胯痛为主,光绪自己形容其疼痛是:“仿佛气窜”,在九月十二日时增添了叫关永秋的医生,该医生开了些外用的药酒,病情并未因此减轻。
其中干咳只记载了三次,可见并不是一个主要的病症,而且是鼻涕里面有血,可以分析是因为鼻腔干燥造成,给皇帝诊病要事无巨细全部记录,因此这在普通人是平常的事情,往往会让研究者认为是重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