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举荐大将军 (1 / 3)
朝中政局稳定后,连生决定向云南用兵,一举歼灭靖梁王瓦尔密。但大将军的人选,着实让连生费了一番脑筋。要是宋达不病,自然当之无愧,可眼下郑宇青、郑化强都去世了,六公爵仅余鲍有幸能领兵,却是小毛病不断的,连生决定绝不再用。剩下就是卫良、连大洪、蒙能年长。连大洪自定阳中都停建后,连生多次派他去山东沿海清剿倭寇,大仗也好些年头没打了。蒙能身体一向不太好,五年前就赋闲在家养病,也经不起出征烦劳。
还有一个令连生头疼的问题,云南境内除了靖梁王的二十万兵马,还有大理段氏的世袭势力,不可小觑。所以平定云南,不仅是一场硬仗,而且是一场持久战。云南山区路险,粮草输送是很大的问题。一旦粮草不济,就将前功尽弃。
连生找来太子商议,太子举荐的是以卫良为主帅,兰玉、王弼为副将,一老带两新。从长远看,固然要逐步重用年轻将领,但云南之战非同小可,弄不好是深陷泥潭的,连生颇不放心,又去宋达府上听取意见。
宋达的建议是以鲍有幸坐镇,卫良、兰玉为副将。两老带一新。这个方案相对周全,可又犯了连生不愿意鲍有幸继续带兵的触,在连生看来,上梁不正下梁歪,王可义提拔了章泽权,两人都是贪渎之人。鲍有幸带兵久了,成了老油子,保不定将来兰玉、王弼有样学样。
连生见连成棣也在魏国公府,顺便也问了问他的意见。
连成棣道:“儿臣建议以卫良为主将,兰玉和王长春为副将。”
“王长春?”连生吃了一惊,王长春虽年过四十,却正值壮年,立国前久经沙场,打过不少的大仗硬仗,只是立国后一直率领亲军卫,连生一时间没想起过他,现在连成棣提起,与兰玉搭档还真是最佳组合。卫良功勋卓著,为大将军人选,副将一老一新,几人都注重军纪,攻克云南之后不会造成百姓的不满情绪。
连生不由得对连成棣刮目相看起来,心道:“看来成棣不仅善于文治,多番巡视地方,次次直指要害,差事办得有声有色,原来也精于调兵遣将,太子这些年深孚众望,看来背后仰仗了不少连成棣的功劳。”
“你说说看,为什么这么安排?”
“卫良、兰玉战功赫赫,熟悉军中兵马情况,而王长春律己甚严,多年在京城领兵,熟悉朝臣及六部官员。云南一战,难以一举克定,从长远看,必须有人持续输送粮草维系,前军还要多做百姓动员工作,瓦解敌军联盟,才能使云南真正长治久安。所以儿臣想,王长春就是沟通前军、后军的枢纽。三将一定,前军可命秦伯民、宋国兴、连成梓领偏师听候调遣,后军以吴湖蜀中策应,领郑遇春、金朝兴、连岐梅兵马组织运送粮草,疏浚河道、打通栈道,前后贯通,无所不克。”
“你要保举连成梓、连岐梅?”
“不错。七弟早在广西平叛时已经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而且善于处理复杂的民族纠纷,能够缜密分析敌情,找到突破口。而连岐梅妻家就在蜀中,熟悉行市贸易,对粮草筹办大有裨益。”
连生听得大喜,微笑道:“成棣,将军人选,朕交给你办,刚刚提到的几位,你都找他们先谈一谈,如无意见,就写个折子给朕。”
“儿臣遵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