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辨僧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辨僧 (1 / 2)
        不过对于佛学经典以及对佛经的感悟,崔居自认崔向再是聪明,也比不自小就有出家之心的他。!!!超!速!首!发毕竟他从小就存了出家之心,对于佛经的兴趣远远大于四五经,而崔向只是寻常的学子,吟诗作画是正常学业,闲暇之间就算读过一些佛经,估计也是浅浅看过,并非出于钻研之意,而只是兴致所致。

        所以他见崔向主动退到一旁,也是认为崔向是知难而退,特意让他来做辩难之事。

        崔居脸恭谨之色未去,却露出狡黠的一笑,说道:“请问法师,我夜读《金刚经》,总有一句偈语不明,还望法师指点一二。”

        《金刚经》可谓佛经之中影响甚广的一部佛经,无数人都曾呕心注解《金刚经》,武则天也对此经爱不释手,还亲自题写了开经偈。

        崔居以《金刚经》开题,并没有剑走偏锋,五千余字的《金刚经》乃是僧人必须读诵的课目之一,一字不差背诵下来者,也不在少数。

        慧广一听要问《金刚经》偈语,顿时一脸轻松:“但说无妨。”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影。如雾亦如电,当作如是观……敢问法师,此句何解?”

        “此四句偈乃是金刚经的精髓所在,正是对‘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进一步阐解,点明世间万事万物皆是空幻,生灭无常,就如晨雾和闪电一样,一闪即逝,不可永久留存,世间名利,金银财富,田产房屋,都不是永久不变的,刹那生灭。”慧广侃侃而谈,低眉垂目,俨然一副得道高僧的形象。

        虽说慧广所说有些浅显,但显然也有自身的体悟在内,看来至少还在佛经下过一些功夫。

        崔居微微惊愕,他原以为慧广刚才那般倨傲,不定是如何混入僧人之中,并非真心实意出家,或是为了求得温饱也未可知,不料他开口道来,也有几分悟性,顿时让崔居收起轻视之心。

        “从前惠能大师听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油然而生出家之心,请问法师,何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如何才能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崔居继续发难。

        慧广不由多打量了崔居几眼,心中闪过一丝惊讶,然后微一沉思,答道:“我等凡人,经常心随物转,比如见花落而伤春,见流水而感怀,见高山心生高大之感,见高官权贵而心生畏惧之心,其实自心本来不生不灭,不动如山,就如当年惠能大师见有二人争论是风动还是幡动,大师言道,风不动幡亦不动,实为仁者心在动。花开花落终有时,何必感怀伤春,徒增烦恼?若是我心巍然不动,管他花开花落,不过是一场变幻罢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将心停留在花开花落之心,不停留在高山流水之,只停留心间,不被外界变化带动,正是此意也。”

        崔居眼中闪过一丝叹服,不想一脸傲气的慧广,也有如此见解,大大出乎他的意外。

        当然,崔居不可能就此认输,又问:“万法性空——何解?”

        “宇宙万法,无一不是由因缘和合而生起,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法因为因缘的和合而生,因缘的消散而灭,所以其本体为空,并没有实在的自体。因此,所谓有,必须依空而立。比如大地依空而立,比如日月星辰依空而存,正是因为无处不在的虚空,才有入得世人之眼的实有。”

        慧广一口气说完,脸隐隐有得意之色,再看向崔居之时,不时流露出傲然之态。

        崔居见问不住慧广,心中渐有一丝烦躁,想了一想,再问:“何谓佛法无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