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法师 (1 / 2)
不简单,崔居一眼就能看出他博古通今,要是他告诉崔居,其实他神机妙算,知八百年,下知一千年,估计崔居还会拜他为师,就算崔贺尧也说不定把他奉为宾。------.--
不过真要如此的话,他的死期也就为期不远了,一句“妖言惑众”就可以将他斩立决。当然,以只是崔向放松心情的搞怪想法,真从嘴中说出的却是:“哪里,哪里,九郎过赞了,我不过是喜好胡乱看一些闲杂籍罢了,也只是随意翻看,不敢说与他人听,唯恐落人嘲笑,说我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
话一出口,崔向才意识此两句诗在某朝可是大逆不道的叛逆之言,因为这两句话,不知有多少人掉了脑袋。幸好唐朝没有**,否则真要是到了某朝,天天说话还得小心翼翼,真是悲剧。
崔居哈哈大笑,背着双手在地转了几圈:“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妙句,真是绝妙,既形象生动,又别有用意,哈哈,以后若让我再见到谁不肯好好读,胡乱翻看一通,就用此诗来大大地刺他一刺,定会叫他哑口无言!”
想到得意之处,崔居几乎跳跃起来,兴奋莫名。
龙兴寺位于袁州城南,大小宫殿不下百余间,气势巍峨,气象万千,据说有僧众五百余人,再看寺前人流如海如山,香火之旺,十倍之于百丈寺。
崔向和崔居好不容易挤到大殿之,见正殿正中释迦牟尼佛庄严慈悲,左侧为舍利弗尊者,右侧为目犍连尊者,皆是法相庄严,双目低垂,怜悯天下苍生。
佛像下首站立一名僧人,双手合什,引领前来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依照规矩,依次跪拜。崔向和崔居不敢怠慢,也做足了礼数,合什顶礼完毕,由右侧绕佛像穿过大殿,来到后殿。
大殿和后殿之间,有一处方圆百余丈的厅院,院子正中矗立一座佛塔。
佛塔,亦称宝塔,也曾被音译为浮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即是指佛塔。佛塔一般是供奉舍利子,珍藏佛像、佛经之用。佛塔起源于古印度,由汉时传入中国,到汉末之时就已经风行天下,在佛教盛行的唐朝,更是将佛塔的建造推向了极致。
“龙兴寺中可有高僧,我正好要请教佛法精要!”崔居对龙兴寺的雄伟堂皇不感兴趣,只想研究佛法精妙。
“我也不知。”虽说唐朝高僧辈出,但具体到哪一家寺庙有没有高僧,崔向怎能记得清楚?他只是看龙兴寺一片富丽堂皇,不管是规模还是旺盛的香火,百丈寺与之相比,差别巨大。
龙兴寺还真是富足得很!
“龙兴寺名下有田地多少?”崔向转身问崔居。
“具体数目我也说不清,寺庙田产不赋脱,官府也不登记数目,再加时常有大户人家捐献,精确数目恐怕只有方丈有数。不过袁州城中最肥沃的一片土地,十有五六为龙兴寺所有,再加每年的香火钱,龙兴寺之富,袁州城中属一属二……”
崔居连连摇头,“出家之人,当以济世为怀,如此方蓄良田,收租养奴,养尊处优,出家犹胜在家,难怪佛学不兴,高僧不出。和尚只知享乐,不知钻研佛学,哪里还有当年玄准奘法师在世之时的气象,真是急煞人心!”
崔居一脸痛心疾首,正痛斥心中不平之时,冷不防耳边传来一声断喝:“哪里来的黄口小儿,敢在佛门圣地大放厥词?说什么佛学不兴高僧不出的污言秽语,你怎不睁大眼睛看看,眼下天下承平,寺庙众多,我辈出家人正逢盛世,正是人才辈出之时,处处有高人藏身,你不过是眼浊看不到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