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 (3 / 3)
        当然了,只要是人,都会有过错。倘若崇祯真的一点瑕疵也没有,那么大明或许还真有可能不必亡国!

        虽然崇祯即位,正直国家内忧外患之际。内有黄土高原上百万农民造反大军,外有满洲铁骑。虎视耽耽,山河冷落,烽烟四起。但是崇祯的优柔寡断性格,却也害己误国。如关于是先攘外抑或先安内,他一直拿不定,遂误国家。

        虽然他自制极严,不耽犬马,不好女色,生活简朴,经常征求左右的意见。但是也刚愎自用,不能做到虚怀纳谏。

        虽然他知人善任,如袁崇焕、杨嗣昌、洪承畴,具一代文武全才。但是崇祯任用他们时,言听计从,优遇有加。一旦翻脸,严酷无情,果于杀戮。导致用人不专,出现崇祯朝五十相局面。

        虽然他悯恤黎民疾苦,常下诏罪己,但搜刮民膏,加派无度,趣百姓于水火。

        虽然他励精图治,经常平台招对,咨问政之得失,与臣下论讨兴亡之道,为政察察,事必躬亲,欲为中兴之主主,但求治心切,责臣太骤,以致人心恐慌,言路断绝常谓所任非人。终成孤家寡人,至于煤山殉国,从死者唯一太监耳。

        崇祯是一个值得同情的皇帝,即便李自成《登极诏》也说“君非甚暗(崇祯皇帝不算太糟),孤立而炀灶恒多(即便他被孤立,却颇能为人民国家做出许多打击贪官污吏好事);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崇祯的性格相当复杂,机智和愚蠢,胆略与刚愎,高招与昏招,兼而有之。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

        由于较之前任的神宗、熹宗,甚至明朝中后期的多数皇帝,思宗治国救国的责任感与雄心强上许多,故史家对于思宗普遍抱有同情,以为崇祯帝的一生实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

        崇祯皇帝铲除了魏忠贤集团,曾一度使明王朝有了中兴的可能。但是也失去了对朝中朋党的制约,致使崇祯的政策受士大夫集团的摆布。

        然而明朝庞大的文臣集团对君权的限制,使这个末代帝王无能为力。

        崇祯的年号,也颇让我钦佩。虽然他在位只有十七年,年号也不过使用了十七年。但是在朝鲜“李朝”时期,却被使用了二百六十五年。直到清末,仍有人书写崇祯年号,以至竟然有“崇祯二百六十五年”的纪年。

        如今,依然有人在非正式、虚拟场合提及详细精确的崇祯纪年(如二零一一年为崇祯三百八十四年,甚至在现在的韩国仍在某些场合使用。一九八五年韩国来华祭孔团所用纪年方式就是崇祯纪年),从这个角度讲,封建历史时期使用最长的皇帝年号绝非康熙的六十二年,而应是崇祯的三百八十四年!

        话说,还真想回到明末,去看看那位末代皇帝,……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