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 (2 / 3)
        九千岁魏忠贤被铲除,民间欢呼不已,称颂崇祯为“圣人出”。崇祯年仅十六岁,决事不仅果断,而且雷厉风行。由此可知,崇祯完全具备,一个成功皇者的潜质和能力。

        崇祯仅凭铲除魏忠贤一事,即便比起十六岁力擒“满洲第一勇士”鳌拜的康熙大帝,也不惶让!

        ……

        再说崇祯登基时,当时的明王朝,面临外有后金连连攻逼,内有农民起义军的烽火愈燃愈炽。

        如此情形下,即便朝堂上的重臣,也来作乱添堵。朝臣中门户之争不绝,疆场上则将骄兵惰。

        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崇祯殷殷求治。每逢经筵,恭听阐释经典,毫无倦意,召对廷臣,探求治国方策。

        勤于政务,事必躬亲的同时。他平反冤狱,起复天启年间被罢黜官员。

        全面考核官员,禁朋党,力戒廷臣交结宦官。整饬边政,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剑,托付其收复全辽重任。与泰昌和天启前两朝相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

        ……

        崇祯勤政爱民,且事必躬亲,甚至六发罪己诏。

        虽然六发罪己诏,是为了缓和矛盾,笼络人心。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崇祯惯于自我总结,认真反省自身。

        敢在天下人面前承认自己过失,这对于一个君王来说,是需要莫大的决心和非常的气魄。

        崇祯可以说一生都在不断的为了国家奋斗,更是我国最勤政的皇帝。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朝干夕惕。

        如此明君,却宁可自缢煤山殉国,也没有把宁远铁骑调进中原打李自成,遵守了自朱棣起历代明皇们对臣民的承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最终李自成造反军攻破北京后自缢,终年三十四岁,葬于思陵。

        崇祯的一生可以说充满了悲剧色彩,他拥有极强的政治手腕,心思缜密,果断干练,并且精力充沛,几乎拥有历史上所有明君的特征:崇祯的是非功过充满争议,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之一,“无力回天”这四个字,恰恰可以概括崇祯的一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