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部分(上篇)卷二:贰拾陆
第一部分(上篇)卷二:贰拾陆
惊心动魄的都是回忆,平静如水的是过日子。这张照片是图书馆大门的照片,它简单的展览在那边,谁可曾想过它的感受,突然想到舒婷的《神女峰》中:“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是诗人的情,不知道是“因为一座城爱上一个人,还是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的张爱玲笔下的《倾城之恋》,这是作家眼中情,仿佛都冲击着内存的心。
内存看着照片,嘴角向上,那笑容,很清楚的解释着幸福。
那可能是周六或者周日,再或者是周一到周五的某一个上午或者下午的照片,内存是记不得了,但是他记住了那段一个人的时光,他是在安静中孤独着,幸福着的。那片段在脑中彳亍而行。
看到图书馆,内存想到最多:“一个小男孩,安静的坐在图书馆,自习室里面,几本书,一杯水,戴上耳机,听着歌,安静的看着自己喜欢的书”那种安静的状态,是他第一反应。在那段时光里他和自己相处的很好,虽然波澜起伏,总体安好。聊到图书馆,内存就像见到自己喜欢的人一样,在大学,他最喜欢的两件事之一。他和其他的女孩子聊天,人家问他:“你女朋友呢?”,内存总是喜欢这样说:“我认识的女孩子里面,都是你这样想的,所以我到现在还是一个人”,之后有的女孩则问:“为啥不找一个,内存则是说了那句,他不缺乏爱的能力,只是缺少爱的可能”,从那以后好像和他聊天的女孩子越来越少了,这是内存想要的结果,他不喜欢来来走走的人,在他的世界里,他更不喜欢在别人的世界里徘徊。这是对其他人最起码的尊重。大学的时候,他心里也有几个觉得可以深交的异性,可是后来都死了,不是别人的原因,是内存的不愿意在别人最美好的时间,打扰她们青春。可是他从来没有问别人的是否也是这样想的。他就是这样的以自己的想法来替别人做决定。后来他长大了,但是从来就没后悔过。因为一个人,不为自己的事情,挺身而出,他就是一个懦夫。内存是一个懦夫,至少在一些方面。
其实都还好,内存在大学同时和两个人谈了一场只有自己说分手的恋爱,一个人姓图,另一个姓宿,这两个人很是放肆的在他的世界里生活。但是,说要离开的却是内存。因为前者叫:图书馆,后者叫宿舍。到最后是他离开了它们,至于原因,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两个字“成长”。
生活如果是一弯浅浅的水,能起波澜的,则是我们的心
内存,很不喜欢别人的下了决定后,再来征求他的意见,因为那不是尊重,那是通知。
说到图书馆,大家可能就会想到很多浪漫的情结,比如说:“在图书馆遇见自己要找的那个人,图书馆里面表白,想着交一个女朋友和她在休闲的时光里面,一起去图书馆看书。”等等一系列的画面感,充斥的我们。说实在的中国的一些特殊文化,在一些特殊的年纪,会传达出一些特别的事,会有一些特别的心情,换来了一些特别的无聊。内存在这大趋势中的一员,带着想象上路的他,感觉到现实的,不是刀,而是血淋淋镜子,战胜它需要勇气是远远不够的。
晚上,他记得很清楚,有时候那确实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在正常人看来是抑郁,但是在他看来,真实,是他的全部。一个人,拿着书,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抬头看看路灯,旁边的树叶的颜色,在灯光的映射下,显得格外的暖和。他喜欢那种灯泡,那种亮起来的颜色,有家的温度。内存和身边的好多人,都讨论过一个问题:“做设计最重要的是什么?”,别人给出五花八门的答案,内存只是听着,但没有几个人说到点子上,或许是问的太唐突了,别人的第一反应竟然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然后就是漂亮,跟得上时尚”。内存只是说,还有其它的没,有的可能会说:“感觉”,内存就可想不明白,为啥你的第一反应会是比较惊讶的?这五花八门的回答,内存醉了。但是内存,后来也接受了,毕竟环境在那杵着呢。说到晚上,那是件有意思的事情,尤其是在校园里面,内存记得有一次,他和布斯还有潘长江,他们仨,在校园里面,溜达着玩。不知是谁开的头,为啥这路灯下面的凳子上的人那么少?而路灯散发温暖的灯光下的人咋这么少。而内存则是傻乎乎而且还是很大的声音,说,哪个地方黑,哪里人多,走进一看,一男一女的居多。那是件有意思的事,可是后来,他们三个好像都没经历过,或者都从未有过的那种心情。这是内存自己的看法。至少内存是这样的。那是他们那个年纪,被解读的爱与情,不知多年以后他们还会记得,在某一个晚上,他和她的爱与情。要是你忘了,内存帮你记着呢,呵呵。触动内心的东西,就像酒一样,时间越长,他的味道,是出奇的好,一不留神,可能会多喝一点,但是它上头的效果,总会超出你的预期。这是内存的预期。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