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豆浆油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豆浆油条
        “兄长,吃了吗?”

        “没吃!好,今日我请客!”

        近日内,相县内兴起了一股尚学之风,士人学子通常结伴出游,相互切磋学问。

        “贤弟,你拉我来这作甚,我是为了学习文章才跟你出来的。你若想吃饭,随我回家做客,我命仆人做好美食,足够你享用。”

        “店家,来两份一世清白和一份金鳞化龙。兄长且慢,稍等片刻,便见分晓,小弟定教兄长不虚此行。”

        很快,酒肆内的跑堂小二端来盘子过来,只见盘子上盛放着两碗冒着热气点缀着葱花的豆浆,和一盘共有三根刚炸出来的金黄脆嫩的油条。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此物名为一世清白,本质却是豆菽。大豆历经研磨熬煮,最后凝聚成的精华,再配上青葱翠绿的葱花,加上少许盐花调味,终成了这清清白白的美味。

        此物不但好看,还象征着我们学子以后不管是做人还是为官都要一世清白,另外除了这层含义,将此物饮如腹中,味道也非常不错,实在是令人回味无穷。先前那句诗文,便是平舆名士许靖所做!许靖曾言:‘不饮此物不足以明其志!’如今沛国附近的名士豪客,经常为了见识此物来我相县。

        **,一遇风云变化龙。此物名为金鳞化龙,这道菜也是许靖亲自命名的。这金鳞并非是黄河鲤鱼,而是指麦子成熟的时候形似一枚小小的金鳞,但经过数道工艺加工之后,便成了如今这黄龙般的模样。麦子兄长应该吃过不少,但能做成这等美味,实属世间罕见。

        名士许靖借这道菜教育世人学子,一定要好好接受教育,努力学习,等有朝一日厚积薄发,金鳞化龙,出人头地!这两道菜几乎是每位慕名来此的学子必点的菜肴,除了你我这等学子之外,不少名士也会来此品尝一二,表示此物不凡。

        今日小弟请兄长前来,就是希望兄长不要因为闭门造车,而错过了世间机缘。倘若兄长觉得此事不值得出来一趟,那么小弟就在此先向兄长赔个不是!”小弟举起豆浆一饮而尽。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为兄在此谢过贤弟,若不是跟贤弟来此,安知世间有此稀奇之物?安能明扬我心中志向!贤弟助了我一臂之力,今日安能让贤弟再为我耗费钱财!过会便由为兄来付账,现在贤弟敞开肚子尽管吃!店家,再来两份一世清白和一份金鳞化龙。”

        兄长说完觉得有些口干舌燥,于是拿起豆浆尝了两口,顿时感觉这豆浆滋味不错,此物竟比牛乳还鲜,还要爽口润滑!随后又拿起油条,感觉味道更是美极了,此物竟比寻常的谷物食品更香,比寻常的油炸食品能脆,两种口感融合在一起,直教人欲罢不能。

        豆浆和油条只不过是祖茂弄出来的最简单的食物,原本也没想着赚钱,只为讨好刘耀,在刘耀那里刷一波好友度。后来用豆浆油条做早饭招待刘耀,顺带把许靖也叫上来陪刘耀吃饭,豆浆和油条这两样后事再简单不过的早餐,却受到了两人的极度认可。

        祖茂表示现在的豆浆原料一般,调味品更是奇缺,只能加点盐和葱花做咸豆浆,完全无法跟后世加酱油,加味精的咸豆浆相比,更别说还有只加白砂糖的甜豆浆。至于油条差别不是太大,就是原料有些差距,祖茂的油条用的是夹杂着麦麸的面粉做成的,用的油则是猪油,而后世的油大多是植物油,但最终的口感应该是差不多的。

        祖茂看到古人面对现代的食物完全没有任何抵抗力,就发现了豆浆油条这种最简单的食物里也蕴含着无限商机。因此祖茂在宴客之后,留下许靖商量,又许了许靖一些利益,让许靖给自己的酒肆代言,给豆浆油条等食物打广告。

        在古代名士的影响力不亚于现代的明星,更别说受名士影响的大多都是有钱人,而许靖又是本地人,又在本地打广告,这效果自然非同凡响。

        豆浆油条一炮打响,祖茂酒肆自然财源滚滚。

        当然光靠豆浆油条还撑不起一个饭馆酒店,除了豆浆油条这两样之外,祖茂还想出了好多招牌菜,并且每道菜都配上了一个响亮的菜名或是一句配套的诗文。譬如油豆腐就叫金玉满堂,烧鸡叫飞黄腾达,豆腐瘦肉汤叫多福多寿,馒头包子叫蒸蒸日上,要不是现在还没科举,祖茂还准备把鸡翅和猪蹄配在一起,取名叫金榜题名……

        祖茂的酒肆一定程度上引领着人们的饮食风尚,但却不能直接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穷人暂且不说,就说那些富人——肉食者,习惯上还是吃牛羊肉和鸡鸭鱼,而猪肉和狗肉,还有虾蟹黄鳝泥鳅却并不喜欢吃,而祖茂自身的习惯却偏偏跟他们相反。

        抛开肉食不说,就说主食,肉食者首食小米,次等选择面粉和黄米,最后才是吃稻米和豆子。沛国很少种植小米,大多种的是麦和稗子,极小部分地区种植豆子和蔬菜。

        富人为了自己的口腹之好要从北方购买自己喜欢吃的小米。种得多产量大的小麦却因吃面粉的富人不多,供大于求使得小麦的价格低于平均水平。穷人吃的是稗子做的米糠、稀饭或者是麦麸、米糠、豆子做的豆饭,这种食物本来就是穷人吃的,因此价格也低。

        沛国的饮食结构和粮食生产结构不同,最终导致沛国的财富留向北方,而地主、商人可以通过收购本地价格低廉的小麦和稗子,再贩卖到其他地区,来获取本该属于农民的利益。

        发现了这种情况,祖茂不得不想办法来解决。祖茂所掌管的钱粮,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赋税,羊毛出在羊身上,赋税本身就来自于老百姓。祖茂要增加财政收入,自然要想办法增加老百姓的收入,通过民富来实现国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