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建文帝的先手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零九章 建文帝的先手 (3 / 3)
        其实就在“靖难之役”发生的前夕,朱允炆还是有一个绝佳的机会,让自己更加牢牢地把握主动权的,那便是扣押朱棣的三个儿子。

        建文帝的三大谋士中,齐泰建议扣押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人,而黄子澄则表示坚决反对。黄子澄的理由是,朱棣这人有虎狼之心,如果他真的打算反了,他根本不会顾忌儿子的性命,反而是让建文帝背上了一个滥杀无辜的恶名。如果放这三人回去,反而可以起到麻痹朱棣的作用,让建文帝能够继续“温水煮青蛙”,逐步去除朱棣的羽翼。

        两大谋士意见相左,建文帝一时有些难以抉择。这个时候,徐辉祖蹦了出来,他向建文帝建议,应该立即扣押朱棣的三个儿子。徐辉祖告诉建文帝,他对自己的这三个外甥相当了解,他们都是有些本事的,如果放他们回去,无异于放虎归山。

        徐辉祖的话并没有打动建文帝,最终建文帝还是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放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人回了北平。

        在这里不得不说明的是,在建文帝的三大谋士当中,他最信任的便是黄子澄。因为黄子澄曾当过多年的东宫伴读,他与建文帝的私交可就比方孝孺、齐泰二人要深多了。这也可以解释在后来的多次类似情况下,建文帝都是选择了相信黄子澄的原因。

        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人回到北平不久,建文帝便给北平的副都指挥使张信下达了一条密诏,逮捕燕王朱棣。

        这就有一个疑问了,明明北平的都指挥使是建文帝的亲信谢贵,那这逮捕朱棣的任务交给谢贵便好了,为什么交给副都指挥使张信呢?

        那是因为虽然北平的军权控制在谢贵手中,但燕王府还有自己的卫队。而且燕王的卫队都是经过他自己精挑细选的,战斗力绝对强悍。如果由谢贵带兵前去,双方恐发生火并。

        而派张信前去就不一样了,张信曾经是朱棣的部下,虽然不是朱棣的亲信,但跟燕王府卫队的军将都熟悉,可以借着入府公干的名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朱棣。

        另外,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张信手持的是逮捕燕王的密诏,而不是圣旨。之所以是密诏,那这个行动就要做到充分的保密。最好的结果是,张信已将燕王带出燕王府,而燕王手下的死党还不知情。等燕王的死党反应过来,燕王已落入张信等人的手中,即使想采取行动,也得投鼠忌器。

        因此,综合这些因素来看,将持密诏入燕王府逮捕燕王的任务交给张信是最稳妥的了。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