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建文帝的先手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零九章 建文帝的先手 (2 / 3)
        道衍和尚替燕王朱棣笼络的另一个小人物便是刘才,不错,正是刘聚大哥的儿子、姣儿的丈夫、俨儿的姐夫刘才。

        话说当年咱们离开应天之后,刘才与姣儿成婚。没过几年,刘才征得其父刘聚同意,以武举人的身份当上了一名武官。由于刘聚大哥银子多,加上刘才继承了其父能征善战的基因,到了“靖难之役”爆发的这一年,刘才已经当上了正四品的营州(今辽宁朝阳)中护卫指挥佥事。

        嘿嘿!就目前情况来看,这姐夫比小舅子还是厉害,姐夫都正四品了,小舅子才正七品。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三月,已收拾了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五人的建文帝开始着手对付燕王朱棣了。

        在三大谋士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的辅佐之下,建文帝先发制人,任命亲信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任北平都指挥使司指挥使。由于张昺、谢贵都是从应天空降过去的大员,为了防止北平的局面失控,也是为了不给人留下口实,建文帝还是任命了一个在北平从军多年、一直在朱棣部下当差的武官,出任北平都指挥使司副指挥使,这个人叫张信。

        这还不算完,为了防止北平出现不测,建文帝还调都督宋忠、徐凯、耿瓛(hun)等人屯兵开平、临清、山海关一带。只要朱棣敢有半分妄动,建文帝手中的大砍刀就会砍下来。

        在这里不得不说明的是明初的地方行政体系。为了防止地方大员手中权力太过集中,也是为了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明初在省级机构设置了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布政使的主要职责是承宣政令、管理属官、掌控财赋,相当于最高行政长官。按察使主管一个省范围的刑法之事,相当于司法体系的最高行政长官。而都指挥使便是一省的最高军事长官。至于巡抚、总督一类的官职,那都是明宣宗之后才有的。

        也就是说,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似乎朱棣已经成了案板上的鱼肉,只有任人宰割的分儿了。因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都换成了建文帝的亲信,自己在北平城的一举一动都在建文帝的监视之下。别说起兵造反了,此时的朱棣想出城打个猎什么的,估计都没有行动的自由。

        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朱棣并没有坐以待毙,他装起了病。

        朱棣为什么要装病呢?

        因为这年的阴历五月是朱元璋同志逝世一周年的日子,按照规矩,他们这些就藩在外的王爷是要回应天参与祭祀活动的。朱棣隐隐感觉到,这次如果去了应天,恐怕是有去无回了。以小皇帝朱允炆这个架势,这次就算不收拾自己,也得将自己软禁起来。

        因此,唯有装病,才能躲得过五月的这一劫。另外,装病也可以麻痹敌人,便于自己开展行动。

        虽然朱棣同志装了病,但为了显示出对父亲逝世一周年的高度重视,朱棣派出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个儿子一同入京,代其参与祭祀活动。

        而此时躺在“病”床上的朱棣却开始谋划着他的大事,那便是派出亲信去联络城外的旧部,一旦自己在城内举事,没有城外那些旧部的响应,那也相当于是给建文帝送人头。另外,三个儿子没有安全回到北平,朱棣也是不敢有半分不轨的举动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