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回 大军出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第一回 大军出征
        十月初,晴空万里,空气略微有些干冷。晋军中军开始在长安民众的关注下离开这座堂皇的京城。罗太后也在难得的在城楼上凤鸾华盖下看着他们。军乐齐鸣,士兵们衣甲鲜亮旌旗招展,匠监甲坊署功不可没。只是马匹就显得有些不太突出,颜色错杂高低不,不知是哪里的由来。

        酒楼上,闲汉看客们面咂酒面扶着栏杆评头论足。“要我说,看着也就是还行,可远不如过去羽林军的气派啊,那才是真的铁骑。”“哈哈,听说没人回来,气派又能当饭啊?”“你懂个屁!”“那天有穷亲戚赶着想去,我三贯钱就把军籍便宜了他。”“什么?我侄还花了五贯去买!这傻货哦。”“你别说,打过去可以把鞑子抢的干干净净,再弄个鞑子婆回来,五贯哪里算亏,哈哈哈。”“管他的,喝喝喝,干了!”

        罗亮节骑马居中,金甲青袍。他四十来岁,红光满面,除了肚子有些累赘。看看出门将远,他回头望了望,只看见城楼上人群簇拥,那华盖被阳光照得金黄。

        鉴于益州利州军突发兵变,虽已在弹压,但无法如期到达。洛阳汴州并无响应。河北河南河东军就合兵处五六万,为东路军,先行前往延州方向。从长安出发的就是京畿凤翔,和金州梁州带的的部队,大概十万人,为西路军。幕僚们早已制定好计划,由东路军向西收复延州再往夏州灵州,京城集合的西路军延环庆固原至威州线向北进军,直逼灵州,两路分进合击,收复各地的同时寻找铁勒主力决战。罗亮节并非军旅出身,对幕僚们客客气气,尚能接纳各方意见。看过计划以后,他像平常那样表示:“诸公言之有理,就照此办,传达各军。”

        齐王自到东都洛阳以后,夜夜笙歌,大宴常开小宴不断。日王府内饮宴正欢,小黄门靠近耳语几句并递上枚蜡丸,齐王立刻举手,音乐戛然而止,乐师侍者依次退出。诩军将军方国栋放下酒杯,问道:“莫非是京城来人?”齐王看完密信,摸了摸光光的下巴,抬头说:“在座的都是自己人,我就不避讳了。京城消息我这里时时灵通,那女人又借出兵调动之名安排了几个她婆家人。几个出征的将领也和她们党眉来眼去。呵呵,好在我们在朝廷内盟友尚多。不过诸位有何看法?”幕宾钱梦龙说:“殿下,太后仗着皇帝现在她的手上,行事专权,现又借出兵之机急抓各地兵权,目的之明确不言而喻,当年汉吕后乱政在先,外戚祸乱于后。日后江山改姓也未可知。若再不主动行动,恐怕以后追悔不及。”“你有何对策?”钱梦龙笑道:“此次彼等出兵,若大胜,定然独揽兵权,我等再无翻身机会。若大败,铁勒便要长驱而入,西北各州恐难保全,两京之地必为战场。所以……”“嗯,说,继续。”钱梦龙坏笑番,道:“若是两败俱伤……”“嗯?你他么别说半!快点!”齐王眼看心急火起。钱梦龙赔个礼,才接着侃侃而谈。

        在晋军集结的时候,铁勒人也没闲着。延州城破后掳掠了三日,士卒尽兴,阔淤可汗也不多停留,准备向西进军。此时,高术选进言:“可汗今欲何往?”“凉州。”可汗微笑又道:“吾意千里奔袭,直取凉州,晋人以我尚在南进,必然无备,鼓可下。”高术选点头,“大王远虑,智谋高远。只是目下全军所获甚多,辎重无数,不复初来之迅速。且各部士兵连日战已显疲惫,彼等所得金宝美女虽多尚无暇享受,恐有怨言。”阔淤可汗闻言,低头沉思。高术选更上前道:“如您前日所言,晋地非朝可尽得。稍事休整我军即可出击。那时人马皆得休息,于南人各个边城岂不巨石压卵,焉能不破?”可汗闻言,以手抚高术选肩:“汝甚解吾意。此言有理。传令,全军回师漠北,即刻出发。”

        铁勒的大部队扬起烟尘滚滚。队伍中间是辆辆满载的牛车,沉重的车身压得轮子常常陷进地里,骂骂咧咧的士兵不得不次次费力的推出来。毛皮麻布在车上面草草掩盖着,不经意露出的有时是金光闪闪的礼器,有时是雕花朱红的大木箱,有时是做工精美的五彩瓶。骑兵们马鞍前后都是鼓鼓囊囊的包裹,有的背上肩上也都挎着,争取利用起每寸空间。步兵们就没有这么轻松了,虽然他们人数比骑兵稍少些,可既得护送车辆,驱赶牛羊,又要背着自己的战利品。那个个大包裹都沉甸甸的快要坠到胯下,连迈步也不如平时自在。另些步兵得手里捏着麻绳,每根绳子都把十个晋人挨个挨个系成串,拖拉着前进。这些年轻少女容貌秀丽,让人顿生爱怜,只是衣不蔽体,手掌心都被刺穿,方便绳子把她们个个蚂蚱般串起来。上千的俘虏里还有些文弱少年,肌肤如雪,眼含秋水,这些都专门挑出以满足口味特别的万户千户们。长长的队伍慢慢远去了,朔风忽起,飞沙走石,吹散了滚滚烟尘,只剩下坎坷的大路延伸至混沌的远方。

        在长安的晋军行动前两天,东路军已经开始在平阳聚集,准备收复延州。河北河南河东各州的将军们在帅府议事,晋阳的李嗣源世代将门,有勇名。众人便推举他为主将,都言:“朝廷此次居然不指定出师人选,当能者为先,李将军勇冠三军,曾数破铁勒,合得统领诸部。”他起身谢过众人,更不退让,起身到了上座。帅府正中,李嗣源英气勃发,他年方而立,面若紫玉目似朗星,开口道:“既蒙诸公抬举,某自当仁不让。全军令行禁止,有违军法者,当严惩不怠。”“谨守命。”众将皆起身行礼。

        夜已深,李嗣源正要宽衣休息,卫兵突然入室禀报,“大人,有人求见。”“哦?何人深夜到此?请。”只见卫兵引入位瘦瘦小小之人。此人含胸行礼道:“拜见李将军,在下有礼了。不知此处说话是否方便?”“都是自己人,你但说无妨。”“谢将军,我乃齐王使者,受主公之命,前来拜望将军。”“哈哈,我当是何人,齐王与我已有所往来,今日为何如此生分?”使者挥手,卫兵呈上个大盒子,李嗣源开小缝,稍微看了眼,立刻对侍者卫兵说:“你们都先退下吧。”

        李嗣源把玩着那个精细的楠木盒子,笑着问使者:“某无功受禄,齐王所求为何啊?”“这些珠宝是齐王亲自挑选,送予将军与家室。”“谢齐王美意,不过某介粗人,识不得这些东西。”使者马上呈上个赭黄长匣,里面是柄带鞘宝剑,说:“齐王知将军武艺无双,所谓良将配宝剑,此乃前朝所遗龙渊剑。原为齐王重金求得,时时佩戴,今赠与将军,以表自心,愿结兄弟之情。”李嗣源扬眉起身:“难得齐王如此厚爱,某安敢不效命?”

        畅谈之后,使者悄悄的坐马车离开了。临出城门,他看了看马车里的剩下的几个盒子箱子,叹息:“还好是个武夫,要是其他人,可真不知道送什么礼物才能谈妥啊。”

        过了五日,诸军到齐,祭天地之后,东路军正式出师。李嗣源对众将说:“铁勒向来狡诈,某久居西北,知其秉性。今番出征,以持重为先。现以河北陈洛部为前军先锋,将军句成为前军主将,某自为中军,河南部为后军,押护辎重。诸公切不可冒进,每日缓行,日没皆需完备环寨扎营,不可草草而就,主将每日巡视,若有疏漏,立斩所部队长。”众人吃惊,先锋陈洛言到:“素闻李将军遇战勇猛争先,为何此番反用缓策?”李嗣源笑道:“汝自比灵州王老将军如何?”陈洛哑口无言,李嗣源又说:“为将者当临机而断,岂可拘于格?今敌势方强,连破数城。某等若驱兵急战,长途劳累之下安有胜算?”“将军所言极是。”众人都点头赞同。

        东路晋军果然慢慢前进。游骑时时两侧警戒,步兵交错梯队掩护而行,辎重更是夹于后军中,重重防护。李嗣源以马鞭指队列说:“陈将军,汝观此行军法可有破绽?”“李将军深明兵法,小可不及。”陈洛赶紧军礼致敬。“去吧,汝监督前军,不可有误。”“得令。”望着陈洛骑绝尘而去,李嗣源嘴角泛起些许满意笑容。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