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利力入仁(一)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七章 利力入仁(一) (3 / 4)
        “田土即粮食,民以食为天,故粮,天下之利大者也!有粮者有斯民,有民者军恒强,军强者则天下无不折服。自崇祯元年始,天下旱蝗迭起,贼寇四出。世子以粮为国家之基,以食为万民之本,允哉!大哉!”田骞沿着先前自己的思路,用自己的理论表达了赞同的意见,然后开始回答实际的问题。

        “田土,朝廷之税赋正源也。万历条鞭之后,除盐茶杂税外,概以田亩之数为税基。万历之后,田亩之数未量,田赋之数不更,各省府州县税赋解纳皆有定额,三饷附于正税,亦如是也。地方之利产出有限,是故廖抚不限王府投献,转而从王府手中取银聚税,是以名器贻世子,而自甘于世子之附骥也!”

        “先生之意,是廖大亨意欲投靠王府?”朱平槿听了几句,不得不提前打断了田骞。

        田骞所言之意,已经不是简单的藩抚勾结,而是廖大亨臣事于他。朱平槿有了廖大亨的暗中甚至公开支持,就像贺有义曾经奏对的,就可以“王”了,也就是不必等到崇祯完蛋,自己便可以提前举旗兴兵。因此这是个极其重大的政治判断,时机和分寸的把握丝毫不能出错。

        “廖抚定有投靠世子之意,只是如今天下之势未明,其志未坚也。他如今首尾两端,与各方虚与委蛇,亦不过为自保尔!臣秦人,观闯献久矣。流贼之所以为‘流’,取城而不守,掠民而不治,来往自如,流窜无踪。不事稼樯,但以抄掠为食;不设官府,但以行伍为营;不收士人,但以奸民为属;不讲仁义,但以均平为律。若流贼事稼樯、设官府、收士人、讲仁义,此四者俱,流贼不流,则朝廷危矣。如是,廖抚必北拜世子而臣矣!”

        田骞出言凿凿下了结论,没有为自己留丝余地,但他也没有继续展开,向朱平槿展示他的论据。

        田骞精准地描绘了流贼的特点。如流贼真的取得了块战略根据地,在根据地设官、用人、称王、竖旗,那于大明朝绝对是个灾难。只是目前河南既是无粮区,更是疫区,在河南建根据地,李自成只是自取灭亡。

        “田先生好口才!”朱平槿由衷赞道,“只是先生不知,闯贼已有河南文士牛金星、术士宋献策诸人辅佐。至于献贼,也有军师潘占鳌等襄助。四者已有其也!”

        田骞的消息哪有朱平槿灵通。潘占鳌资格老些,而且被俘又被救出,故事可谓传奇,所以广为世人所知。但最近牛金星、宋献策等河南文人投入闯贼,时间尚短,知道的人很少。听到朱平槿这么说,他叹了口气道:“闯献,草莽英雄,勇武而少文;士人,多谋而无力。二者合,天下大乱!”

        知识分子旦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就能迸发出巨大的能量。田骞能独立观察并总结出这点,很不容易,朱平槿在心中暗暗点头。

        “汴京未陷,廖抚未必会臣服于本世子。除非川北土暴子大动!”朱平槿笑笑,也把自己的判断亮明。他随即将两人话题拉回正轨,重新回到他关心的税收投献上。

        “士绅者多文士,重名甚于赋税,是故不愿投献。即便投献,也是个别田土而已,殊难以人为之!如是而已!”

        田骞的话好像说得挺明白,但朱平槿认真思考,发现他话中有话。

        投献按标的物可分为两类,类是物,类是人。物包括田土商店等切有价值的财物,投献就是将物的所有权转移到王府名下,借此逃避朝廷的税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