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技术交换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技术交换 (1 / 3)
        “非卖品?!”

        还没等休格他们反应过来,杨振国先急了。

        这臭小子,真是翅膀硬了,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前两天他们才和杨卫宁说好要把这款软件卖给美国人,怎么一到报告会,AUTOCAD就成了非卖品了?

        杨振国刚想发言训斥,冷不丁被吕文军拉了一下肩膀,示意他稍安勿躁。

        吕文军和杨卫宁打了一个多月的交道,知道这小子不会胡乱发言,或许“非卖品”的背后,有什么深意也说不定。

        杨振国看懂了吕文军的眼色,皱了皱眉,明白自己有些着急了。

        自家这小子应该不会那么不着调。

        不过一想到吕文军这么一个外人都比自己了解自己儿子,杨振国心理又有些不爽了。

        幸好这个时候休格、哈珀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杨卫宁身上,没有发觉报告会现场这两位中方话事人的异常。

        否则的话肯定能看出端倪。

        对于“非卖品”,休格他们可是听得多了。

        在他们看来,从来没有非卖品的说法,有的只是看你给的价格够不够高。

        几年后有一个著名的东芝机械事件就诠释了这个道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核潜艇以其优越的性能被视为“二次核反击”的骨力量,受到各大国的重视,并成为苏美军备竞赛的重要筹码。

        冷战时期,苏联海军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潜艇部队,总数达306艘之多,其中弹道导弹潜78艘,攻击型潜艇228艘。

        美国为保持对苏优势,利用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提高潜艇质量的同时,集中力量发展水下反潜技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