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发展方向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发展方向 (2 / 3)
        而第二次CAD技术革命,则是实体造型技术。

        80年代初,美国SDRC公司在当时星球大战计划的背景下,由美国宇航局提供支持及合作,开发出了许多专用分析模块,用以降低巨大的太空实验费用。

        由于表面模型技术只能表达形体的表面信息,难以准确表达零件的其它特性,如质量、重心、惯性矩等,对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十分不利。

        于是基于对于CAD/CAE一体化技术发展的探索,SDRC公司于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全基于实体造型技术的大型CAD/CAE软件──I-DEAS。

        但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

        由于实体造型技术能够精确表达零件的全部属性,在理论上有助于统一CAD、CAE、CAM的模型表达,给设计带来了惊人的方便性,但同时也带来了数据计算量的极度膨胀。

        在当时的硬件条件下,普通的计算机平台根本支撑不起实体造型技术所需要的运算量。

        再加上以实体模型为前提的CAE本来就属于较高层次技术,普及面较窄,只有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需求较为强烈,因此,这项技术整整沉寂了十年时间。

        直到八十年代末,CV公司最先在算法上取得突破,才使得实体造型技术普及开来。

        而第三次CAD技术革命,则是参数化技术

        参数化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基于特征、全尺寸约束、全数据相关、尺寸驱动设计修改,能够为设计者带来非常大的方便性。

        这一方案适用于中低端制造业领域的中小企业主们。

        由于他们设计的工作量并不大,零件形状也不复杂,更重要的是他们无钱投资大型高档软件,因此他们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了中低档采用参数化设计的CAD软件。

        到了九十年代,参数化技术变得比较成熟起来,充分体现出其在许多通用件、零部件设计上存在的简便易行的优势。

        参数化技术的成功应用,使得它在90年前后几乎成为CAD业界的标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