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书小雪心不舒 彭老告梁剽论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书小雪心不舒 彭老告梁剽论著
        一九八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我校的英语老师张玲,现在已经调走,到省工商银行去工作了。听,她的爱人,是银行的一个科长。不久,学校又来了一位英语老师,接替了张老师的工作。这一位姑娘年纪很,估计在二十岁出头,长得很漂亮,看上去蛮可爱的。据,她刚从洪都职业大学毕业,因为没有找到工作,暂时到我们学校来代课的。

        今天,我们学校的老师,调整了办公室,现在是按照年级组办公。我分在了初一年级组,一共有两个办公室。句心里话,本来我是很想,与新来的英语老师到一起的。我又考虑到,那位敏老师,也搬在了那儿。虽然敏老师,也邀了我过去,但自己觉得跟她在一起,总会有一些尴尬,而且,也恐怕暴露我们之间,曾经有过一段相好的关系。万一被外界察觉,会有所影响。我想了想,还是从体艺组办公室,搬到了以前的那个地方。

        这一位新来的姑娘,有这么地吸引我。难道自己在这时,又会是一见钟情?不过,我还是觉得雪要踏实。我们是业大的同学,相处了三年,有着两年多的深厚感情。在彼此之间,也有不少的了解,心是相通的。

        今天的晚上,我带着那两本,所借到的语文书,来到了雪的家里。她在这个时候,刚刚吃完了饭。今天的雪,穿了一件米黄色的毛衣,身材也显得很为利索。

        我们这一次的交谈,仍然是热烈而有趣的。可是,在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她却时不时地,看了好几次手表。这样一来,搞得我也有些不自在,甚至觉得反感。

        考虑到雪目前,正在准备考干的突击复习,我还是作了告辞。雪在这时,也没有挽留。我出了门后,走到过道边上来时,叫雪不要送。她听到我这样,还就真的止了步。

        我下了几步楼梯,觉得她这个样,就已经不想再来了。于是,我又反转身来:“现在还有9篇课文,没有帮你找到。是不是等找好了,约定你在什么时候,到我家里来拿?”

        “我这一段时间很忙,可能去不成。”雪却这样回答,我心里有一种不出的味道。

        我心里想,为你这么辛苦地借书,你却连来拿一下都不肯。而我跟你的关系,现在又不清楚。如何好三番五次地,这样老往你家里跑?弄得不好的话,明天我是吃不了,兜着走。自己至于那样吗?

        “那就等我借好了以后,看情况再吧。”我在这种情绪下,支开了话题。回到家里以后,总觉得心情不大畅快。

        九月三十日,我在学校里上班,还是去找了数学老师王碧华。他的儿今年已经高三毕业,应该留有一部分教材。我向他作了询问,落实了高三语文的上册。人家也很愿意帮忙,满口答应。

        国庆节的三天休息,我是稀里糊涂地度过的。那些兄弟同学,都基本上结婚。谁也没有来,我也没有到哪里去。只是呆在家里,做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上次我在雪的家里时,她表现得是那个样,自己还去得有什么意思?何况,她还在紧张地准备考试。就这一点来,我也能够理解。以前在业大读书,迎接考试时,敏老师来访,自己也不是觉得反感吗?不过,我到雪家去,还是为她送复习书。

        十月三日的晚上,正当我在家里,无所事事,孤独烦闷无聊的时候,南昌七中的彭国宝老师,到家里了。他先是跟我讲了讲,这一次省地理学会,召开第三届年会情况。并且告诉我,在这次学会的年会上,我校的那一位墚老师,剽窃了他的地理研究成果。将他为主完成的,《南昌地理》乡土教材,以粱老师个人的名字,在大会上作交流。他对此很是气愤,表示要到我学校来,向有关领导告状。

        原来,《南昌地理》乡土教材,是由出版社转到市教研室,在征求修改意见时,传到梁老师手中的。由于市教委教研室,准备把这一教材,作为初一地理的补充内容。而梁老师在这时,未征得作者本人的同意,对该完成稿进行了一定的改动。尽管如此,该补充教材出版以后,在其中的“明”上,还注明了一段话,即“在彭国宝写出初稿后,梁仁铮按照主编提出的体例纲目,改写了全部书稿”。善良老实的彭老师,虽然对此仍持有异议,但也应该,已经算是很对得起,这样一位不速之客,从中的介入。

        可是,在这次省地理学会年会上,梁老师却不知足,把已经进入教材的《南昌地理》,几乎是全文照搬。目无原始作者的劳动,独吞这一成果。还自以为是的,拿来作为他个人的论著,到省级学会年会参加交流。

        已经退休的彭国宝老师,有幸受大会的特别邀请,参加了这次省地理学会年会。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费尽心血的作品成果,会被人给易了姓名。由别人的“改写”,变成他人独一无二,所谓的“大作”。大会的与会者,有不少知道内情,大家议论纷纷,引起了轩然大波。梁老师此时见状,实在是无言以对,只好在中途,灰溜溜地开了差,没有再去参加大会。

        十月四日上午,我在弟学校上班,见南昌七中的彭老师,果然是跑来了。这一位华师大毕业的老前辈,要求我带他,找一下学校的校长,告梁老师的剽窃成果之状。人家既然已经来了,我也只好带着他前去。然后,让他自己去向校领导陈述。彭老师向书记邓顺茹、校长夏振川,揭露了梁老师的剽窃行为。把他辛辛苦苦写出的论著,《南昌地理》乡土教材,冠上那位梁老师的大名,参加了省地理学会第三届年会。彭老师还展示了,有关的证据和材料,请学校对梁老师的做法,进行批评教育。

        我在这种情况下,不好有所表示。为了避嫌,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不久,彭老师从校长室出来,又向我校不少的老师,作了诉。

        这一位梁老师,年纪已有五十七岁,常以正人君自诩。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很为丢脸的,当时没有敢露面。这样一件丑事,在学校已经传的满城风雨。我看他这位正人君,是怎样去收场。彭老师的这次告状,为我倒是出了口恶气。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