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学会将成立 论文重新再整理(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教研学会将成立 论文重新再整理(一)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上旬,根据南昌市教育局的布置,南昌市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会,将在十二月底正式成立,并作为首届年会召开。我为此准备了两篇教学论文,一篇是前些时候写的,《对“Η=90°-Φ+δ”公式设计的异议》;还有一篇,是《开发学生地理智力的探讨和做法》。

        后一篇地理教学论文,是将《在地理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的实践》,在原来的基础上,改为《开发学生地理智力的探讨和做法》,补充了“高考地理复习中的智力发挥”,作为该文章的第一个部分。这一篇论文,全文如下:

        开发学生地理智力的探讨和做法

        在地理教学中,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注重学生智能的培养,势在必行。我们地理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引导学生,在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同时,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在地理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以下就这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探讨和做法。

        一、高考地理复习中的智力发挥

        高考复习中的地理教学,往往要在一年的学习中,完成中学全部课程,及其总复习的进度。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收到复习的最佳效果?恐怕是高中毕业班的教师,在教学研讨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这个方面,不少教师都有丰富的经验。我想就此问题,先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1.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讲述原理,少罗列现象。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大多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应尽量使这种能力,得到较好的发挥。根据地理教材的特点,在课堂讲述中,应避免那种面面俱到的传统教。在毕业班的复习中,也不可能拿出过多的时间,来平铺直叙。要把讲述的重点,放在基本原理,及其运用的技能上。

        如在讲述“世界的气候”一节中,牵涉到各种气候类型,以及基本原理的解释。这就可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气压带、风带”的教学上,并且要舍得花一些时间(具体讲述方法见四川《地理教育》,1983年第4期,《关于气压带、风带的课堂教学》)。

        一些区域性地理知识的介绍,某些经济地理知识的叙述处理,则可列出提纲,让这些学生,在课内或者是课外,自己去掌握。教师在课堂上,只作少量难点和归纳性的讲解,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有些分散的教材,可以集中归纳起来,进行分类专题复习。在中学地理教材的编排上,为了将知识的难点分散,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不少同类教材,在不同的程度上,出现在几本教材,有好几个章节。像这样的教材,在复习教学时,就可集中归纳,进行专题复习。这不仅压缩了教材,还能把初、高中的知识,全都贯通起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如洋流知识,出现在世界地理的几个章节,在中国地理也有涉及,高中地理又有新的内容。这样一些知识,就可以进行综合,突出重点,找出难点,专题复习。具体做法可见《江西教育》1982年12期,《关于洋流知识的复习》。

        又如“四季和昼夜”方面的知识,初中和高中地理,都有涉及,知识的运用性又强。这一类教材,也可以作为一个专题,多从几个角度,与学生一起分析掌握(分析资料,可参考省教育厅《教学参考》,1983年地理专刊,《关于四季和昼夜的系统分析》。

        3.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走下讲台,到学生当中去征问。在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当中,有不少的同学,往往是希望,有更多和老师相处的时间。他们迫切要求老师,对一些在课堂上,或在自己的复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进行指教。而这一些问题,正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易考虑到的。因此,对于教师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不妨拿出点时间来,到学生当中去,进行征问式教学。

        这样,教师在遇到普遍性的问题,还可以在从中发现后,及时对全班同学解答。既可以了解学生知识的情况,又可以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比起那种在课堂上,盲目地夸夸其谈,要好得多。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感触,这种教学在学生当中,还是比较受欢迎的。特别是人数较少的班级,效果更为显著。

        4.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查。提问、演板、用试卷做题等,都是我们教师,用以考查学生状况,进行的主要方式。在高中毕业班的教学中,将这些方式,进行灵活运用,对发展学生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可收到一定的效果。我在高中毕业班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了这几种考查方法。

        (1)课前测验:在课前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拟定几个题目,要求在5—10分钟做完。然后,抽出几个,或是一个组,交上来批改。也可以结合演板练习,,当堂批改解答。

        (2)强记后的概念性考查:有时,可将一些上过的内容,在课堂上规定范围,拿出半节或一节课时,让学生进行强记。接着便以半节或一节课时,进行出题考试。这样的方法,可以加强学生的速记能力。用在以记忆为主的概念性教材,较为合适。

        (3)分散考查和集中考查,相结合的运用:在完成总复习后,似乎处于饱和状态的学生,一般来对教师的重复讲述,其注意力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容易集中了。根据地理教材的特点,于迎接高考尚有些时间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免去一些意义不大的课堂讲述。也不必要强调,学生紧捧全部的课本,耗费大量的精力,去保持已经学习过的知识。采取将连排的两节课,用来一节课来做试卷,一节课讲解答案的方式复习。

        试卷以自测为主,也可要求收上来,进行批改。命题的内容,可依次为基础知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高中地理、全部教材。从分散—集中,再分散—再集中,通过几次的反复训练,帮助学生在考前,储存和稳固知识。这不仅能加强学生的应考能力,还可合理地利用和调节复习时间,使学生在高考时,处于良好的应试状态。

        ……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