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兄婚礼第一喜 小说创作存异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义兄婚礼第一喜 小说创作存异议
        一九八一年十月五日,我现在的年龄,已经二十五岁有余了。看人家雷卫东同学,不仅是确定了对象,而且现在马上就要结婚了。对于自己的婚姻大事,看来也不得不考虑了。可是,如今的我,又该怎么办呢?

        以本单位的情况来,自己觉得这里的姑娘,还没有一个认为是合适的;从自己的那些老同学来看,倒是有两个认为可以的,并且也是有可能发展的,但是难以到一起接触;其他还有两个已经向我表示了,我感觉吸引力并不是很强,而且人家对我并不算了解。另外,还有人向我作介绍的。想想自己目前的地位,还在农场弟学校教书,确实不如人家,拿不出勇气去见面。

        看看自己还是设法,从老同学里面着手,相互之间也要了解些。实在不行的话,那就再吧。

        十月十日,现在我的学习和生活,又进入了不正常的阶段。每天要做些什么,也没有一个安排。

        星期四回到南昌,办了两件事。一是把借给雷卫东的款,要其在星期五争取送回来。因为姐夫单位帮买的“凤凰”牌自行车,现在已经到了货,那边急催着付款。二是去服了周林,这次雷卫东在十八日举行的婚礼,还是应当去参加。郭振凡已住到师范学院南昌分院,这次没有碰到面。

        当我得到确切消息——明年的广播电视大学,将开始招收文科的学生,心情又不得平静。我想改行学中文,把雄心放些,实际一些,就考考这样的电视大学算了。本身对文学写作事业,就是自己多年来的志愿。但是,我在这个地方,学校会让我去报考吗?唉!我真是个倒霉的人,到底应该怎么办?

        我的同学毛淑华,给我的印象,一贯是美好的。不难感觉到,她对我也是有好感的、有情意的。我们每次在路上相遇,总会有不完的话。我虽然也作出过一些反应,但是想到自己的地位,总没有勇气去直接找她。

        十月十二日,我自从下放到农场以来,都是在痛苦的精神折磨下度过的。自己这些年来,也不知为此消耗了多少精力。

        对于我的处境,经过再三考虑,也无法可施。考大学,这里不准,何况现在也超过了年龄;考研究生,太困难了,也同样不会让我去报考;就是去考广播电视大学,在这里也难以通过;与别的学校联系调动,我的身份不是国家干部,没有指标。何况对于自己的背景来,还没有所谓的大树、靠山。想想自己的命运,也是太痛苦了。

        也许我只有依靠哥哥的单位,给予照顾调回城市工作,别无其他办法可想。是否能与权贵的女儿交上朋友,从而达到调回南昌的目的?可是,我既没有这样的机会去接触,又没有那种善于去巴结的性格。

        十月十八日,为星期日。这一天我在南昌,参加了雷卫东同的婚礼。我们这些结拜的兄弟同学,热热闹闹地全都来了。这是我们结义兄弟中,首先结婚的第一宗大喜事。大门外的对联,是我执笔写的。雷卫东的字也很好,但因为是他结婚,门联由我来写,比较合适些。我用行书字写了“亲朋贺新婚,酒香迎宾客”,上面的牌头,是一个“囍”字。

        雷卫东同学在下放以后,被父亲的单位所照顾,进了南昌弹簧厂工作。由于表现突出,在单位上搞财务工作。他的妻龚,同在一个厂,也是搞财务工作。由于他们在一个办公室,接触的机会多,现在成了美好的一对。

        新娘的家里,住在市区的金台。我们这些结拜的兄弟同学,一起去接了新娘。他们结婚的新房,仍是在羊巷的“金波宛在”。这是一处单间的老房,那个时候叫于都街。据,在昌的徐步健、刘伟民、龚国新等同学,为了帮助雷卫东搞房,进行装修,都出了不少的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将大学地理教材《地球概论》,用纲要的形式,全部精心整理出来了。我又把这本《地球概论纲要》,寄给了《地球概论》的编著人——上海师大的金祖孟先生,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指教。不久,我得到了他老人家的回信。在信中,他勉励我继续努力学习。还告诉我,那本《地球概论纲要》笔记,已经寄回。

        可是,这一本珍贵的读书笔记,我一直没有收到。后来,我不得已再写了一封信,去向他询问。金先生给予的回信,是让他的学生寄回来的,要我想办法,自己再去查一查。就这样,这本《地球概论纲要》,花了我不少的心血,现在就这样永远地失踪了,很是心痛。我一直有这样的怀疑,是不是他的那位学生,把那本笔记,给私自留下来了。我在与市中心组的郭可让,谈起这件事时,他则认为,很有可能是被那位金先生,自己留下来了。当然,对于这种可能,我不会去猜疑。人家金先生,是国内享有声誉的专家,是不大可能会做这样的事。

        同寝室的桂老师,比我七、八岁,很听我的话。平时,会经常陪我出去散步。他的眼睛近视,出来时也会戴着眼镜。我觉得自己的眼睛,可能也有近视,便把他的眼镜带着试试。当时,正从学校出来,往北下坡。不想刚一戴上眼镜,就觉得人在悬空,脚一滑,便摔了一跤。我从来没有戴过近视眼镜,感觉一下很难适应。

        对于议论桂方面,教语文的胡老师,却跟我发生了很大的争论。他可能是受到书本的影响,认为一切,都是虚构的。我不否认关于的某些定义,但也不完全赞成他这样的观点。认为中的人物,应该具有一定的生活原型,离不开客观存在中的人和事。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有血有肉。而且,作品内容距离现实生活越近,就越能够吸引读者,其作品的生命力越强。包括我如今写的自传体,就是以平时的日记,作为素材的基础,以自己的现实生活,作为创作的原型,向写实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