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结交孙宪帮推荐 调校找兰这条线 (1 / 2)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下旬,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蚕桑大队组织的民兵突击,不仅仅是挖栽桑树的地沟,还要在抚河的边上,去挖地下的坟砖。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经是南昌会战中,**军队与日寇的军队,以抚河为界,相互对峙的一个战场。
当时,有不少在此战死的将士,就地掩埋在了这里。在附近的白虎岭山上,据还有个**的将军,坚守到最后,弹尽粮绝,而为国捐躯。所以,曾经把白虎岭,又叫将军岭。
后来,沿着河边的这块坟地,可能是因为搞农业生产,被人们一起给平掉了。因此,在这块土地的下面,埋有很多的坟砖。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把这些陈旧的砖头,挖出来重新加以利用。
我们蚕桑大队的这些民兵,在这些土地的下面,不时挖到一些腐朽的薄木板,是用来做简易棺材的。我们在这个时候,只是把周围的坟砖,一块块地挖了出来,给大队作为建筑材料材。至于那里面装的是什么人,全然不知。在泥土里,我们也常常会捡到一些弹壳,甚至是残留的弹、炮弹等。
十二月底,大队副主任刘接后,又跑来找到我。是年底到了,要我帮大队写一份年终总结。内容主要是生产方面的,要求在这几天,就能尽快交上去。
不管怎么样,既然是为大队做工作,那也就应该是公事。我的思想现在可没有那样好,会去用业余时间,帮大队去做事。于是,我去向生产队长打了招呼,不去上工了。这样,我在自己的寝室里,一天写个两、三张纸,悠悠着来。信纸不够,就到大队里去,找刘副主任领。
就这样,我参考了一些有关养蚕的资料,结合一年来所做的工作,用了好几天的时间,写了十几张纸,完成了刘副主任交给我的任务。
可那一个生产队长,见我有好几天都没去上工,心里很是不舒服。据他还为此事,专门去找了刘副主任。我也确实是为大队在写材料,他这时也没有办法。我总不能为公家的事,白天去上工,晚上还要去跟他写什么文章?公是公,私是私,我的思想境界,还没有那么高,否则不要来找我。
这些天来,我经过多方面的准备,为去学校担任美术老师,基本上创造好了条件。我还已经把这件事,与孙宪老师通好了气,与所部兰向荣**,也过了。
孙宪老师原是南昌一中迁校来的学生,后来因为会画画,留校当了美术老师。他的这次高考,估计录取的希望很大。
我带了几张素描和书法,来到了弟学校,请孙老师指教和交流。他对我的书画,很是欣赏。特别是对我写的草书,以及新魏体字,十分称赞。他还表示,这次被录取大学后,一定会帮我向所里推荐,调来弟学校,接替这个岗位。
孙老师也拿出了一些习作,给我进行观赏。我觉得他的美术功底,确实是很好,画的画也很精细。他的美术技能,是完全靠自学的。而我在中学时,还经过了一段时间,美术的专业培训,有过名师们的指教。
由于有共同的爱好,我们谈得很为投机。孙老师兴致很高,还拿了一本江西的考古杂志给我看。这一本杂志,是《南方文物》(1977年的第6期)。上面有他在弟学校的后山,发现东周遗址的报道。他在那里,捡到了不少古人所用过的石器,如石斧、石锛、石镖等。省博物馆得知这一情况,十分重视,也来了专人考证,并予以收藏。孙老师这个人真了不起,很细心,很有事业心的。若干年后的今天,担任了江西美术家协会的**。
为了调到学校去的事情,更加稳妥一些。在那一天晚上,我又来到了兰**家,把这件事跟他讲了。据省农科院万处长,以前对我的交待,自己到这里来的调动,就是通过这位兰**的关系。
“万处长跟你是什么关系?”兰**在这时,对我进一步了解。
“他是我哥哥的朋友,跟我哥哥在一起过。”我想了一下,这样回答。
“你哥哥是在什么单位?”他又问我的哥哥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