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首次高考独木桥 阴差阳错事难料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三日,南昌市向塘铁路中学,在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中,为我们参加高考的分考场。今天,这一所在向塘地区,颇有名气的中学,戒备很是森严。由部队的**战士,在此持枪站岗把守,以维护高考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一次的统一的考试,时间安排是:今天上午8点至10点半,考政治科目;下午2点半到5点,是考数学科目。明天上午8点至10点半,是考语文科目;下午2点半到5点,考史地两门的合科,为一份试卷。
已经在所弟学教书的姜,可能因为学历仅是初中,那个时候又没有读到什么书,缺乏一定的基础,没有参加这次的报考。不过,她这一次也来了考场,被上面安排,做监考的工作。
姜见我没有手表,特意从她自己的手腕上,摘了下来,借给我用。她让我在进行考试时,能够好好掌握时间,难得有这样一片好心。
我在这里,还遇到了邻居徐珊。她比我要低一届,现在也在这里参加高考。她的哥哥徐方振,是向塘中学的美术老师。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这里进行补习和参加报考。
上午的政治考试,考的情况不怎么样。上面答题的内容,虽然有不少是些形势和文件,但也有些哲学等理论知识。我们以前在高中所学的东西,根本就一点也不管用。
下午考的数学科目,我倒是考得很为顺手。考试完了以后,与大家进行了核对。别人没有做到的,我都做到了。特别是里面的一个大题,是立体几何的内容,占总分的比例大,又是我比较强内容。在我迎考复习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也用在了数学科目。因此,我指望在这个科目上,与其他的考生拉开距离。因为在这个时候,绝大部分的考生,数学的基础都很差,特别是文科类的考生。
十二月四日,上午是考语文,上面的一些语文基础知识,考得还算是比较顺手。作文题是《难忘的时刻》,我考虑了许久,选择了走进考场这一时刻,叙述自己的激动心情。但很是可惜,没有掌握好时间,手表在这次考试的当中停了。我以前从未带过手表,竟连怎样上发条都不会。
下午是考史地,历史和地理科目,在同一张卷上。我们以前在学校里,根本就没有开过这样的课程。这次的迎考复习,也很不充分。就连相关的复习材料,也很难找。特别是这一段时间,仍然在队里紧张的劳动,外面的信息也不通。
后来,我在日记中,对这次参加的高考,作了这样的总结:
一胜三败的结果,对于这一次的高考,已经基本上决定了失利。实在的,自己也作好了思想准备。最关键的,是在语文的作文上失误,本来认为是有把握的。为什么会造成时间的仓促呢?我看,主要是在选择思路时,没有充分考虑而贸然动笔。
这一次的高考分数,均没有告诉考生本人。后来我才得知,文科考生的数学科目,由于大家普遍考得很差,上面在这样的情况下,竟然决定数学科目不算分。这对于我来,自然是吃亏很大。因为我在进行高考复习中,将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数学科目上。本来我还指望用数学的成绩,将别人的差距拉大,结果完完全全地扑了个空。国家规定的考试科目,竟然可以随便不作数,你倒霉不倒霉?这样一来,可把我给弄惨了。
实际上,在这一次的高考中,理科的考生成绩,普遍也考得很差。只是由于名额比较多,所以录取率也相对要高。我这样想,如果当时选择的是考理科,那这一次的高考,也肯定是被考取了。我们所里的团委书记裴菲,以及一位副厅长的儿辛亚文,他们的理科成绩,考得都不算好,特别是数学科目,可是后来都录取了。
高考结束的当天,我们所里的考生,由占华德带队,全部都回到了单位。我在第二天早上,就在生产队开始了上工。因此,我在高考结束以后,没有能够及时回家。
十二月的中旬,队里为给栽桑树埋肥,安排我随拖拉机,到南昌市区去运垃圾。我直到这个时候,才在中午的空隙时间,得以落了一下家里。家里人对我参加的高考,很为关心。责怪我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没有把考试的情况告诉他们。
十二月十九日,这几天到南昌市区装垃圾,累得我很是够戗,简直是无法形容。这让我如何去忍耐?就连开拖拉机的司机,也看不过去。
昨天,那个司机看我累得不行,主动帮我去下垃圾。今天的这个司机,见到这样的情况,实在是看不过去,也为我愤愤不平,与那个女副队长吵起来了。
这个姓李的女副队长,出的话还十分歹毒,令人愤概到了极点,我的肺都要气炸了。一个这样大的拖斗,竟要我和一个老头,即那位老军人,两个人去上。拉到了浪口桑园后,再由我一个人去下。
今天,我仍然是跟拖拉机,去南昌市区运垃圾,情况更是难以想像。要我一个人去上,一个人去下。这简直要了我的命,而且,队长还要另找我的麻烦。这样的工作,叫我如何忍受得下去?
十二月二十二日,我在高考以后,熬到今天,感觉时间过得也太慢了。从参加高考到现在,实际上只过去半个多月,却觉得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些天来,为了一生的前途,总结了过去的一切。我的脑海里,始终酝酿着这么几个想法:
1.如果这一次高考,能够被高等学校录取,那当然是千好万好。
2.万一考不上大学的话,我也作了打算。就目前来,我很想去一下所里,找一找党委**兰向荣。目的是要他给予帮助,是否可在所里的弟中学,接替美术老师孙宪的位置。当然,这还得有一个前提,也就是,孙老师的高考,能够被录取。这样的话,我就可以为到学校担任教师,为明年的高考创造条件。我认为,到那个时候,会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甚至力争录取到名牌的大学。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