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色电波传高考 兰**特来找 (1 / 2)
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一日,从这一天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新闻媒体,都以头号新闻的形式发布消息,恢复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并且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以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原来在上个月,国家**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会议决定,改变在“**”中,推荐工农兵上大学的办法。恢复已经停止十年的高校招生考试,以统一的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这一决定,是在邓平的支持下,教育界拨乱反正的一大创举。也为我们普通的知识青年,打开了一条出路。
不久,我们又得到了确切的消息,知青和历届毕业生的报考,不再受工作年数的限制,就连社会青年,也可以参加高校招生的报考。这样,我一颗已经冷却的心,又在开始复苏,兴奋起来了。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在日记本上,胡乱地写下了这样几句:
喜泪思
再闻报考大学事,
喜泪盈满我眼眶。
鼓劲啊再鼓劲,
誓夺高考全胜。
命运全在这,
时间真紧迫。
咬牙苦战,
迎头赶上。
这个时候,我见有不少准备报考的知青,都在纷纷地向领导请假,以进行迎接高考的紧张复习。他们所交上去的假条,大多得到了批准。特别是那些有来头的干部女,请到了长假,干脆回到了家里去复习。我为了能够争取时间,作好充分准备,把这一决定命运的高考,尽力考好。因此,我也去找了大队书记、主任陶老阳,想请到几天的假,用以复习功课。不想,在他的家里,受到了生硬的拒绝。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只能在生产队里,一边坚持着繁重的体力劳动,一边尽可能挤着时间,刻苦地进行高考复习。白天在地里上工时,我在裤兜里,也会插着一本书或者本。我连在地里出工劳作,有时都不得不借故去上厕所,而趁此机会,赶快看几下书。晚上在寝室里,由于经常会停电,我只得在自制的柴油灯下,复习到深夜。这样把鼻内外,熏得黑乎乎的,尽是柴油味。
那时的迎考复习,没有什么学习资料,也没有明确的复习范围。特别是历史和地理科目,我们在南昌三中读书时,根本就没有开过这两门课。在学校上政治课时,也是一直没有课本,只是学些口号性的东西。而语文课本,则大多是些官样文章,缺乏实际的语文知识。数学书和作业练习等,我倒是都保存了。因此,为了与其他文科考生,能够拉开分数的距离,我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复习数学这一科目上。
因为在大队陶书记那里,我没有能够请到假,在浪口进行的高考复习,与外界也不通信息。除了数学这一科以外,基本上是我们知青之间,东抄一些,西传一点,瞎乱的复习。而在南昌市内的同学就不同了,他们不仅有时间进行复习,甚至还能参加一些补习班的学习,得到老师的直接辅导。
十月底的一天,我与大队的民兵连,在浪口西边的一块丘陵上,突击挖沟,准备种植桑树。民兵连长听,我是从鲤鱼洲九团来的。他告诉我:“你们鲤鱼洲的李场长,有个女儿在我们所里的丝绸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