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贤蚕场去购桑 章圆来信燃希望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贤蚕场去购桑 章圆来信燃希望 (1 / 2)
        一九七七年的八月上旬,今年我们蚕桑大队,由于夏蚕养得比较多,自己单位的桑园,所生长的桑叶,已经被我们摘得差不多了,不够这么多的蚕吃。现在即将进入眠期的大蚕,面临着大量饿死、被倒掉的危险。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只有联系其他的蚕桑场,看看有没有剩余的桑叶,来给予补救。也有的蚕桑场,是不养夏蚕的,所长的桑叶也是浪费掉的。我们去把这些桑叶买了来,还可以给他们增加一定的收入。

        大队副主任刘接后,为此急的要命。经过他的努力寻找,还真在附近不很远的地方,果然联系到了一家蚕桑场,跟他们谈好了这项业务。生产队里派了我和朱益昌、张谷芳等知青,随同刘副主任,乘上所里的拖拉机,去了相邻的进贤县乡下。我们来到这里的一个蚕桑场,购买他们的桑叶,以补充大队里这次养的夏蚕,桑叶需求量的不足。

        我们所到的那个地方,具体是叫什么地名,我现在也记不起来了,可能就叫进贤县蚕桑场吧。在他们那里,今年没有养夏蚕,桑园有很多没有采摘的桑叶。我们来到了这里,看见他们给桑树的追肥,用的都是大粪。虽然是臭味难闻,但这样的生物肥料,对桑树生长叶,却很为有利。

        到了一个山村以后,他们那里的村民,正在赶着为我们采摘採桑叶。下午,我们将集拢来的桑叶,足足上了一大拖斗。然后,除刘副主任跟车回去以外,我们几个人都留下来了,在此住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上午,待刘主任跟拖拉机过来后,我们又装了一大拖斗的桑叶,一起回大队来。到得进贤街上时,我们在一个饭店吃了面条。也许朱太饿,很快便连面带汤,吃了个底朝天。而我在这时,却留了点面汤,没有像他那样,全部喝得干干净净。

        张也学着我的样,没有像朱那样,吃个精光底朝天。出了馆店以后,张讲到这件事,有些不解地问我:“你吃完了以后,为什么还要留一点,是不是有什么奥秘。”

        “这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是在那样的场合,多少注意一下形象,不要让人家,把我们看得太熊样而已。”我这样回答。

        八月十二日晚上,我们队里的男职工,又被安排进了蚕室工作。这时,我感觉蚕室里的事情,比起外面采桑叶来,毕竟还是要轻松多了。早知道情况是这样,让我妹妹调来这里,或许还要好些,省得自己如此没有奔头。现在妹妹还在鲤鱼洲,等着我把她调过来呢。

        在这个时候,我收到了一封信,是来自于省农科院的。这一封信,是我三中那位同学章圆写来的。他在信中告诉:“我直到现在,才看到你近两个月前,所寄来的一封信。当时,我是到外地出差去了,被同事把封信,压在了席的下面。到我回来以后,别人又没有告知,以致到现在翻床时,才发现了你的这封信。”

        章圆同学在来信中,还告诉我:“现在,我已经向院里的领导,把你的事情作了口头推荐,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你还可以与万处长取得联系,争取尽早调到省农科院这边来。”

        这封一封章圆同学来信,给如今处在绝境中的我,又燃起了一线对前途的希望。并促使我为这一目标,继续进行努力争取。

        章圆同学还是蛮有能耐的,很有出息。后来,他考取了大学,毕业分配在泰和县工作。并经过自己的努力,担任了泰和县的县长职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