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逆境之中遇同学 欲调院里从头越
一九七七年六月十五日,由于工作的疲劳,以及住宿环境上的影响,自从二月十五日以来,我日记中断的时间,已经达到约四个月之久。并且,这种情况还将继续停滞下去。调到了这个倒楣的地方以后,我日日夜夜,夜夜日日,饱尝了多少痛苦、血泪、愤怒和后悔,还有那残酷无情的煎熬。
在上个月的一天,我因为头痛、发烧,呕吐,没有办法去出工。实在坚持不住,好不容易地去了所里,到单位卫生院看病。有一个姓李的医师,是所里医院的医生当中,最为难以话的一个。他给我看了看病,量了体温,是重感,要好好注意休息。可是,在开了一点药后,又仅只给了我一天的病假。
我回到寝室后,吃了医院开的药,仍然觉得症状未减,全身无力,很是难受。像这样的情况,身体一时难以得到恢复,如何去队里出工,参加那样的强体力劳动?
这个时候,我想到队里的张,在所部卫生院看病时,撕到了好几张空白的病假条。他再用新开到的病假条,趁上面盖章的印泥未干,设法复到另一张纸上。然后,他再复到了空白的病假条上,自己在上面写病假。这样数次交到上面去,竟然次次都得逞了。
我要到医院去再开病假条,那是比较困难的。医院受下面生产队的影响,因为要保证劳动力,对于病假条的开出,一般都卡得很紧。我想,是不是干脆把这张病假条,给改动一下,写成两天呢?在此情况下,为了混过这么一天,我还是这样做了。
后来,我的那张改过的病假条,交到了生产队里。不想,却被那个有心的“眯眼”,给看出了破绽。他去找卫生院的李医师,进行了核对。因此,在这个月发工资时,我被队里作为了旷工处理,一天当三天,两天则为六天,扣除了相应的工资。那个生产队的曾队长,还在会上点了这一件事。
杨还曾对我,“眯眼”不会对我怎样。现在好了,这一个家伙,终于对我下手了。他既然到了卫生院核实,而张那样的情况,为什么就没有一点事?而对我来,怎就这么认真?生产队长是个文盲,连字也识不得几个,还能注意到这样的事情吗?不用,这是心眼的“眯眼”,对于我和杨毛毛之间的接近,耿耿于怀。因此,这件事他完全是冲着我来的。
这样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就连姜也知道了。她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光,看着我:“真想不到,连你也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发生了这件事情,让我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不能再这样呆下去了,必须赶快找自己的出路。我向万处长求助的信,已经于前天发出去了。为了能够调到省农科院去,这是自己原来就理想的地方,我再次开始了行动。
我心中的这个愿望,已经冲破了一切幻想。那种坐于待毙的残局,决不能属于有壮志、有雄心、有气魄和才智的人。强龙岂然总游浅水,与虾群相居?虎落平沙,是会被犬所欺啊!
面对人生的坎坷遭遇,我必须坚定自己的信念。乌云遮不住太阳,黑暗永远阻挡不了光明。燕雀岂知鸿浩之志?犬的哀吠,永远盖不住战马的嘶鸣。
鲤鱼洲九团的战友周国忠,给我来了一封信。问我在省蚕茶研究所的情况,现在怎样。希望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帮他也调过来。他还告诉我,已经到了我的家里。在家中,只有我的弟弟一个人在。信中赞扬了我的弟弟,很是懂事,年龄那么,就会生活自理。自己在家里读书,买菜做饭。
周在信中还到,他这次在南昌,还遇到了我的同学郭振凡。郭的接待很是热情,还陪他去了公园等地方游玩,照了相留念。请我回到南昌来时,代为感谢我的这位同学。
对于周的关心和询问,我在回信中,同样难以回答。但是,信还是要回的。我将在蚕茶研究所的情况,如实地作了回答。并对九团战友的关心,表示了感谢。
此后一段时间,队里常常会派我们,到南昌去拖垃圾,用作桑园里做肥料。我在到了南昌以后,利用空隙时间,回了一趟家。并请了郭振凡同学,一同坐运垃圾的拖拉机,来到了浪口玩。郭振凡也了周国忠的事情,后来,还把他们两人的照片,拿给了我看。
在端午节到来之前,省农科院的文艺宣传队,来到了我们所里,进行慰问演出。那个时候,所部还没有礼堂。宣传队那天晚上的演出,是在所部后面露天的土坡上。我在观看演出之中,见到了三中高我一届的同学,有白华、裴丽娜、章圆等。这几位同学,在中学的时候,就是学校宣传队的主力。这一次来到我所的演出,自然很是成功。
省农科院副院长杜本生的女儿,也是院里文艺宣传队的。她在这一次的演出中,表演得还是蛮可以的。有一个节目,叫“芝麻开花节节高”。她在其中表现,很为出色。
在这些同学演完节目,准备坐大客车回莲塘去时,我去先跟白华打了个招呼。她见到我在这里,很是高兴。马上到车上去,叫了裴丽娜和章圆同学下来。南昌三中的老同学在此相见,大家感觉是十分亲切。
章圆的父亲章宝光,还是我的物理任课老师。他的弟弟喜欢器乐,也是宣传队的。记得有一次校宣传队的演出,章圆与孙晓山的一个品,反映南昌三中的学生,在校办农场的劳动。其中有一个情节,是从朝阳洲骑着三轮车,一路回到学校的描述,表演得非常滑稽,得到同学们的热烈鼓掌。
这些校宣传队的同学,高中毕业下放以后,都分在了省农科院的院部。他们有的在资料室,有的在印刷厂等。我跟这些同学,自己原来下放在建设兵团九团,也在宣传队演过节目。现在是通过农科院的万处长,搞到这个地方来的,目前还在生产队里。
“那也可以通过万处长的关系,搞到我们农科院来。我们这些同学,也会尽可能地帮你。”章圆非常热心地表示,白华和裴丽娜也向我鼓励。
因此,在这些同学离开以后,我跟章圆同学,也详细地写了一封信。希望他在省农科院,能配合一下万处长,向院里的领导,给予推荐推荐。我觉得这样做,更有利于自己的调动。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