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思想波动情绪来 见到归队小女孩
一九七六年六月三十日,我们这些天来,都是在田里继续插中稻。现在,我插秧的速度终于快多了。今天上午,我们在水田里插秧时,遇到罕见的大暴雨,电闪雷鸣,怪吓人的。大家在这种情况下,全身湿透了,仍然坚持着紧张的插秧工作。
七月二日晚上,我们班组召开了一个会议,对于这些天来的中插工作,进行了一次总结。我们新来的几个知青,因为工作的效率,毕竟不如那些老知青,受到了班长戴阿扣的严厉批评。为了诚恳地表示接受,我也检查了自己的工作,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虽然如此,但在我的内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
在这样的情绪支配之下,我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一个人的人生,会有这么多的坎坷,就像某些人所的,“会波浪式地前进”。实在的,我在这个时候,倒真有点“龙游浅水受虾戏”的感觉。
唉,秦啊秦,在这的波折之下,你能被所颠覆吗?回答当然是:“不能,坚决不能!”
是啊,在那中学时代,你曾像暴风雨中的雄鹰,勇敢飞翔。何时有过惧怕?你那不屈的性格和行动,曾得到过多少同学们的衷心赞叹。
在那风华正茂的年代,你为了贯彻**的革命路线,为了进行革命的反腐蚀运动,面对着各种的压力,面对流氓的拳头、匕首,……你是那样的顽强。
而今,自己更应该勇对狂风大浪,在广阔的天地里,好好地锻炼自己。做人的人格,是不可屈辱的。
七月四日,今天,我利用空闲时间,散步来到田间,欣赏着已经在抽穗灌浆的早稻,忍不住摘下了一根稻穗,把新鲜的谷和浆水,放在嘴里咀嚼品味。这是我们亲手种植的粮食,感到特别的甘甜。
几天来,我绞尽了脑汁,想写一篇反映农场知青生活的散文。可是,我搜肠刮肚地,总觉得很为空虚,找不出什么头绪,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我不由发出深深地感叹,自己是多么地想学习啊!是多么幻想能够多读点书,受到一定专门知识的教育。
七月六日,广播里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创建人之一,中共中央委员、**委员、**常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至此,在今年的年初以来,继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以后,又失去了敬爱的朱德委员长。
该天的下午,连里通知我去写大幅标语。我在连部办公室,用黑体字写下了这样两条:“沉痛哀悼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敬爱的朱德委员长永垂不朽”。然后,我和连通信员个,把这两幅标语,贴在了连部办公室对面的墙上。
七月十日,经过自己的多天努力,好歹总算是把那篇散文写出来了。全文有3000多字,主要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叙述下放锻炼,给思想上带来的变化。我用标有建设兵团九团二营九连的信封,把这一篇文章装好,投稿到了江西日报社**。但是,我的这篇文章,并没有见报。而留下的底稿,后来也没有保存好。
七月十八日,这天晚上加班的情景,如果没有去亲身经历,是难以想象的。真是做一次这样的事情,少也要减少好几年的寿命。
在水泥禾场上,随着鼓风粉碎机刺耳的轰鸣声,干枯的红花草碎叶,和着滚滚的灰尘,喷得又高又远。让人的眼睛都睁不开,呛得喉咙也透不过气来。
可是,我们却要在这样的状况下,一次又一次地,冲在烟尘飞扬的滚筒机前。在里面不断地把粉碎了的红花肥,用袋装起来。这样的工作,我们进行了5—6个时。每次从里面出来,满头满身,都是厚厚的灰尘,连眼睛眉毛都分不出来。
如此的工作状况,我不知怎样才好。红花草的灰尘,少也被吸进去了半斤。打谷场上的蚊又多,把我们叮咬得难受极了。
此后,有好几天的时间,我都感觉到肺部,又硬又沉的。就连轻轻地吸一口空气,喉咙便立即会剧烈咳嗽。一股晦气,逼得人相当难受。我很是怀疑,像这样工作下去,肺部是要完蛋的。由于太难受了,连饭也一直吃不进。
这时,我的思想情绪波动更大。回顾到鲤鱼洲农场以后,自己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以前的我,曾经是多么的有理想,有抱负。学生时代的光阴,自己没有虚度。不但学业不错,而且还有些不错的特长。像文学、美术、书法、武术等,自己是下了何等的工夫。
我不想自己能够怎样生活得好,在眼前几个月来的现实,却不得不去审视。我这样想过,不管是到哪里工作和生活,就是在边疆也好,在最艰苦的地方也好,只要自己能实实在在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到应有的贡献,就是死也心甘情愿。不管生活是何等的艰苦,只要能给我有一定的时间,让我多少能读点书,也是求之不得的。
日复一日、如此单调的劳动和生活,伴随着灿烂的年华,一分一秒地消失。我的思想,也在一天天地复杂起来。难道自己所学的知识,自己所有的一些专长,也就因此而荒废掉?这就使我不得不心焦。读书,读了有何用?
七月十九日,最为艰巨的抢收抢插工作,现在就要开始了。我们连里,举行了“双抢”誓师动员大会,指导员李忠德、连长邓省得,在大会上讲了话。接着,排里、班里,也相继开了会。班、排长们相继发言,讲了一下在“双抢”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我们也表示了决心,坚决打好这一仗。
那位被借到团分队的女孩,现在也从团部,回归到了连队。因为场里在这个大忙的季节,需要充实下面的劳动力。她被分配到了一排,与我的妹妹,住在了一间房里。我到妹妹这里来时,她很主动跟我打了个招呼。女孩甜甜的声音和容貌,像久旱的甘露一样,滋润着我的心田,催开了我青春的花蕊。同时,我又有些纳闷,一个这么可爱的姑娘,怎么也下放到这里来了?这次十分艰苦的“双抢”劳动,她这样的年纪,能够吃得消吗?不由为这位稚嫩的精灵,捏了一把汗。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