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挥手我前进 上山下乡表决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席挥手我前进 上山下乡表决心
        一九七四年二月二十五日,今天早上我来到学校,见教师办公楼前的黑板上,写有一个通知。是因为冰雪封冻得很严重,考虑到同学们的安全问题,学校决定放两天的假。

        我们班上的值日安排,班主任老师也作了一些调整。在这其中的安排,涂老师对我的好意,自己是知道的。现在关键的矛盾,在于班上的这个劳动委员职务,是由那个马建担任。涂老师也知道,我是不愿意受这样的人支配。

        下午,我和郭振凡、周林、刘伟民同学,去了人民公园。现在高中阶段只有这一个学期了,对于将来走向社会的前途,大家坐在草地上谈论,都有一种忧心忡忡感觉。

        二月二十六日,我对体育活动非常喜爱,特别是武术项目。对于一些武术表演的照片,更是喜欢看。今天,我在邻居徐姗家的挂历上,看到有一女孩舞剑的中国画,很是欣赏。于是,我就干脆借了过来,乘兴进行看图写话,作了一篇短文,尽情地加以了描述。

        二月二十七日,今天所上的数学课,我有些内容没有听懂,还需要在课外用些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学习上的事情,自己还得抓紧。

        我越来越感到学生证的重要了,很多事情,只要用学生证登记,就可以办到。自从遗失学生证后,几次都想向学校要求补发,但都没有去补成。今天我问过朱德明老师后,便到学校教革组,找了万一云组长。万老师,这事是在另一位老师那里办,现在她不在,要到明天再来。

        二月二十八日,今天上午,我和几个同学商量后,到学校革命委员会办公室,开了一张介绍信,去了在一经路的省委大院,看大字报。后来,班主任涂老师知道这件事后,在班上表扬了我们。

        在江西省委的办公楼前,两大排专栏,以及墙上,大字报、大标语贴得满处都是。这些大字报,主要是省委机关上访团人员写的。其中的内容,又似乎也有不少为原造反派之间,即省委、省革委涂烈和万里浪的两派之争。

        三月一日,今天下午,我去中山路街上,看了看大字报。然后,我又顺路去了省体育馆。当来到体操活动室时,我见那些体操运动员的练功,动作十分优美,觉得很为羡慕。特别是那些豆蔻年华的女运动员,她们那矫健的身材、性感的体态,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三月二日上午,在我们高二教学楼的二楼走廊,有(3)班的陈茵等58名毕业生签名,贴出了上山下乡的《决心书》。这一行动,在全年级的反响很大。我和同学们过去看了以后,都非常激动。

        据陈茵同学的父亲,是省人民银行的一个行长,应该是个不的干部。若干年后,我们从学过来的韩宽亮同学,与陈茵同学成为了恋爱对象,结了连理之缘,传为佳话。韩宽亮同学在大学毕业后,也分在了某银行工作,后来担任了领导工作。

        下午,我和郭振凡、周林、刘伟民同学一起,就近来到了八一公园。我们在这里,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要当上山下乡的促进派。大家最后决定,由我来执笔,向学校提出决心上山下乡的申请。并向全市应届高中毕业生,发出积极倡议,以推动我市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

        当天晚上,我便在家里,怀着激动的心情,连夜写好了申请书和倡议书,决心走上山下乡的道路。虽然在时间上写到很晚,但我想到将来下放到农村,与贫下中农在一起,战天斗地、其乐融融的崭新生活,心情难以平静。其中,那份热情洋溢的《倡议书》,主要面向南昌市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部分内容如下:

        **早就指出:“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们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与广大工农群众相结合。”

        **的这一伟大教导,充分明了革命知识青年,只有坚决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才能成为工农兵所欢迎的知识分。如果知识青年不去与工农相结合,就有可能会脱离广大的工农群众,走向反面,成为资产阶级的接班人。

        几年来,我国广大革命知识青年,坚决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伟大号召,到农村去,坚决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这是反修防修的根本,是革命青年进行锻炼,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绝不可少的一条必由之路。

        林彪对于我们知识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怕得要死,恨得要命,叫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这是煽动我们青年学生,离开**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搞修正主义,为他们复辟资本主义服务。我们新一代的青年,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答应。

        广大知识青年在农村,由贫下中农给他们再教育。他们在思想上,起了根本的变化。在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与贫下中农有着深厚的阶级感情。他们在三大革命实践中,茁壮成长。许多人从以前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到身强力壮、技术精通的生产能手。他们同贫下中农一道,为建设**的新农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革命英雄事迹。金训华、贾亚力七战士,把宝贵的青春,献给了壮丽的**事业。他们以自己的革命行动,为我们新一代的知识青年,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挥手我前进,上山下乡干革命。“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大有作为的。”全市高中应届毕业的同学们!我们也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广阔的天地在向我们招手,贫下中农在向我们召唤,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在等着我们接班。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投身于上山下乡的伟大热潮中去。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我们走定了。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