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考试受挫鄙抄功 情绪低落找漏洞
一九七三年七月十八日早上,我怀着不平常的心情,来到了学校。由于天气很热,教室里没有几个同学。我想想又下了楼,来到操场西侧的树荫下面。在这里,已经坐满了本班的同学。他们正聚在一起,一边乘凉,一边指手划脚地,谈论着这次期末考试的情况。
我也在这里,找了个地方坐下,听着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他们这些人,对于这一次的考试,所表现的心情,各有千秋。这个考得如何如何的好,那个又考得不好,……。同学们显得都很活跃,惟独有我,默默无言。
有一个叫周林的同学,来到了我的身边。他是随家里下放以后,又调回城市里来的,前不久才插班进来的。他向我感叹:“我原来的化学成绩都很好,这次不知怎么搞的,却考得很差。你这次的化学,考得怎样?”
“现在还不知道,可能会不及格。”我情绪低落地勉强回答。实际上自己已经知道了成绩,化学是五十多分,没有及格,又不好意思出来。
“不会不会,你平时的化学成绩那么好,哪里会不及格?我这次的化学考试,真是太差劲了,估计只有60来分。在这个暑假,一定要好好地补上来。”他不相信我的法,又感叹自己成绩的落后。
“我这次化学考得还蛮好,比×××同学还要多两分。他的成绩是63分,我得了65分。”这时,另一个同学插话。
“你这算什么成绩,还不是抄人家的,是你自己的成绩呀?”周林立即向他反驳。
“我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人了,本身学习不好,还成绩又想拿高分,自以为得意。”我把周林同学,拉到了一边。
“咳,是嘛,这种人啦…将来怎得了哦。”周林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我也知道,班上很多同学的成绩,都是在考试时,抄袭得来的。这样的成绩,哪能代表他们的学习水平?这样的考试,还有什么实际意义?
这次的化学考试,也是以开卷的形式。我和同学们坐在位上,作好了应考的准备。学校的美术老师黄友贤,与另一位女老师,来到了我们班上监考。随着开考的铃声响起,老师把试卷发下来了。不久,教室里便静静的,只有轻微而紧张的钢笔写字声。
我得到试卷,粗略地看了一下题目,觉得并不算很难,马上提笔答了起来。当第一题做了一半时,发现卷上印明的是“消石灰”,而我写的化学方程式上,却用的是“熟石灰”。这“消石灰”,是否就是指“熟石灰”?以前我好像没有听老师过,课本上也没有出现这个名词。我顿时心里一紧,脑一下就懵了。
为了怕答错题,我回想了很久很久。十几分钟过去了,我还是没有想出来。黄老师来到了我的身边,站了一会,看了看我的试卷,然后又离开了。
我与黄友贤老师,因为美术方面的关系,比较熟悉。这时,他见我老是看着卷思考,却久久没有动笔,是不是会认为我的学习不行?我一下着急了,必须赶快答题。再一看方程式的化学价,见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消石灰”,就应该是“熟石灰”了。不能再耽误时间了,于是,我决定还是把这一题先放一放,待做完了后面的题目,再回过头来考虑。
第二题、第三题,我做得比较顺手,很快就做过去了。第四题,因我为了争取时间,没有仔细地分析考虑,忽视了物质的两性,答错了约三分之二。这样,20来分的题目,却只可怜兮兮地得到了3分。
第五题是根据题意,写出若干化学方程式。我写出了一大半,还有几个,一时也难写得出,找书也难找,只好赶快去做下面的题目。
第六、七题,是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在做第六题时,由于自己粗心大意,连题目都没有看清楚,就答上去。所列出来的化学方程式,也没有去参照一下课本。结果,把这个普通的方程式,写成了一个加强热的方程式,正与题目上注明的“不加强热”相反。这样做下来,到快要计算完时,才发现了另一个问题——还没有乘上百分比。等我再纠正过来时,考试的时间已经快要结束了。
我在最后的几分钟时间内,快速抢做完了第七题。这最后一道题,也是一个大题,在忙乱中,竟写错了一个数点,你亏不亏?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时间已经到了。试卷前面没有做完的,没时间再做;后面做完了的,没有时间去检查,只好就这样交上去了。这门自以为学得比较好的科目,也就这样没有考好。
“秦岭!”当我正在沉思之中,忽然听到有人在叫自己。抬头一看,见是班上的丁喜元同学。
“你的考试成绩,我已经帮你看到了,全部都及了格。化学好像是50多分,总评成绩也及格了。语文是90多分,数学是70多分,英语为满分100分。其他的就不记得了,反正你放心,全部都及格了。”他又告诉我:“徐步建的语文得了98分,为全班成绩最高。这一次不知怎么搞的,他的语文会考得这么好。”
我听到丁喜元提出这个问题,也只是淡淡地笑了笑,没有做声。在考试以前,我将语文老师布置的复习题,全部做完以后,徐步健同学便来向我借,是想参考一下。他知道,如果是想抄,我是不会给的。结果他拿去后,不但自己抄了,还拿给了其他的同学去抄。由于在考试时,学校采用的是开卷形式,他们将答案全部照搬。这样,弄得好几个同学的答卷,都是跟我一模一样的,甚至连一个字都没有改动。
为什么徐步健同学的语文分数,比我的成绩考得还要高呢?因为试题里有一段古文,是取之于高二语文教材里的。我们现在还只是高一,没有学过,不知他怎么也弄到了答案。在考试时,他出于好心,把这个试题的答案,也用纸条扔给了我。我没有要,也不会要。虽然该题的答案,就丢在了我的眼前,但仍坚持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把题目给独立完成。结果,自己在其中解错了两个字,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