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农场稻秧淹水中 奋力抗洪小愚公
一九七三年六月二十八日上午,我们20位被选中去抗洪的同学,没有在学校继续上课,大家立即收拾好书包,在大雨中赶回家去。到了家里,我紧张地作好了行装准备。这一次去校办农场抗洪抢险,可能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我还带好了《欧阳海之歌》,以及一些主要科目的课本,还有练习绘画的一些必需品等,用于打发空闲的时间。
这一天的下午,我们高一(5)班的20位同学,在迎接期末考试的紧张复习中,打好了背包,顶着大风,冒着暴雨,踏上了前往校办“五·七”农场的路途。
我们在市郊朝阳洲的校办农场,距离学校约有近二十里的路程。我们经过了抚河大桥时,见河水的水位,已经高涨。过桥后不久,积水就淹至到了大腿处。路旁两边稻田里的禾杆,浸在了水里,只能看到一点点稻穗的顶部。看来,我们校办农场抗洪的形势,确实是很为严重。
与我走在一起的,是郭振凡同学。我俩从学到中学,一直是好朋友,起话来心意投合。真可谓是“十几里路语未断,满心的话儿还要唠上坡”。我们左拐后又一直往西,这样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目的地——校办农场。
到这个时候,风停了,雨也住了。西边红红的太阳,也露出了灿烂的笑脸。辽阔的天空,蓝得出奇;一片片的云儿,被镀上了金边。与太阳争艳的,是一道绚丽的彩虹,从西边升起,又弯向那远方的天穹。
我和郭振凡同学,来到校办农场的寝室,这是一栋坐北朝南的平房。我们在里面刚放下行李,就急于到外面去,看了看周围的环境。东侧新建出了一排砖房,里面分别是牛栏和鸡、鸭的饲养间;中部的水泥大禾场上,已被大雨冲刷得干干净净。我们向南走过禾场,那里便是大片、大片的蔬菜地,里面有西红柿、豆角、茄等品种。
这个新的校办农场,已经建了一年多了,我们多次来此参加劳动。上次春插,是今年的四月份,到现在已经有两个月,没有到这里来了。如今的校办农场,变化可真大啊。
我们来到校办农场后,由于天色已晚,没有立即投入抗洪劳动。安顿后不久,便是吃晚饭。之后,大家在这里休息了一晚。
六月二十九日,我们一早,就在一位老农的带领下,每人扛了一把长杆泼勺,来到东北边的一块大秧田。这里虽是秧田,可根本看不到有秧苗,都被大水深深地淹在了下面。双抢季节已经临近了,我们必须把秧田的水赶快泼干,让稻秧重见天日。否则的话,这些“双抢”时急需的晚稻秧苗,很快就要在水中烂掉,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班这20来个同学,按照老农的安排,全部分散排开在了秧田的四周。大家站在了田埂上,用着长长的泼勺,一下一下地把积水向外泼出。开始时,我们干得还很有劲的,到一两个时以后,同学们一个个都筋疲力尽,泼水的动作也越来越慢了。老农见我们确实很累,便招呼大家就地休息一下。
同学们长长地透了口气,松下了手中的泼勺,开始了就地休息。我呆呆地坐在一旁,望着秧田里仍是满满的积水,刚才劳动的劲头,已消掉了一半。我心想:大家泼了这么久的水,看上去却似乎一点都没有动。这不是白干了吗?就这样泼下去的话,能够泼得完吗?我觉得用人工这样泼水,那有什么作用,除非用抽水机来抽,才会有可能。
在这个时候,有不少的同学,也像消了气的的皮球一样,无精打采。他们有的坐在那里默默无声,有的着怨言,认为我们就这样泼下去,根本就没有什么作用。
“同学们!”一个响亮的声音,打断了大家的沉思和议论。原来,是那位老农在招呼着我们。他已看穿了大家的心事,用郊区的乡下口音,大声动员我们:“还有一个多星期,就要开始‘双抢’了。我们不把这些水赶快泼掉,这里的秧苗就都要毁掉,影响晚稻插秧任务的完成。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坚决地打好这一仗。”
老农的这一席话,很快鼓起了同学们的劲头。到“愚公移山”,我们都知道其中的道理。现在我们这里的泼水,不是也跟寓言《愚公移山》,情形是一样吗?愚公的挖山,挖一点就少一点;我们的泼水,也是泼出一点就少一点。愚公能把两座山都能够搬走,难道我们这些人,就不能把这一块秧田的水泼掉吗?
这样一来,大家的精神又起来了,像是有使不完的干劲。一个个同学,又端起了那笨重的大泼勺,奋力干了起来。“哗…哗”的泼水声,更响,更急促了。
干着,干着,大家越干越有劲。现在秧田里的水,如果是斗败的公鸡,倒不如是像在消气的大气球,越退越低了。我不禁高声朗诵起来:
“今天有一个故事,叫着《愚公泼水》。的是南昌三中五七农场,有20名同学泼水的故事。他们校办农场的秧田,被大水淹没了,严重地威胁了‘双抢’的战斗。同学们决心,要用泼勺把水泼干……”
这一下,同学们听得更来劲了,哄然发出大笑。大家很为自豪地:“我们战天斗地,就是这样的活愚公。”
“同学们,努力干吧!”体育老师毛衍秋赶来了。我们只见他提着一只铁桶,叉开腿,猫下腰,大桶大桶地向外泼起水来。
在毛老师的带动下,同学们更像老虎一样,一个个干得更欢了。经过一番奋力苦战,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绿绿的秧苗,终于露出了水面,重新露出了微笑。
……
正午的太阳,更加灿烂,沐浴着广袤无垠的大地。习习微风,吹拂着周围金黄色的稻穗,夹带着谷物的芳香,扑鼻而来。同学们一张张汗水和泥巴的脸,蓄满了阳光。他们在这时,是多么地兴奋、多么地愉快、多么地自豪。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