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入团不再想 通知抗洪去农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班上入团不再想 通知抗洪去农场
        一九七三年六月二十七日,为星期一。在这一天的上午,经过班上的推选,我和几个非团员同学,作为了列席代表,去参加高一年级新团员的宣誓大会。

        新团员宣誓大会的场所,设在教学大楼二楼的一间教室。在这里,当我看到一批一批的新团员,走上了讲台的阶梯,庄严地向共青团的团旗宣誓,心里十分羡慕。然而,我也注意到,其中也有不少很一般的同学,甚至还有些是吊儿郎当的学生,现在他们也都成为了共青团员。而觉得奇怪的是,这一次批的新团员,我们班上又是一个都没有。人家别的班,发展同学入团已经不少了。难道现在,班上就没有一个同学,符合加入团组织的条件?

        主持会场的同学,是(1)班的张莹和余克森,还有(2)班的王珍等同学。他们平时经常同自己在一起,商量年级组的工作。他们现在作为学生团干部,又是校红代会年级支队委员。而身为校红代会宣传组成员、年级组支队宣传委员的我,现在却连一个团员都不是。在这个时候,自己心里有着不出的滋味。而且这种感觉,在我的脑海里,也越来越为强烈。

        本来,我早就应该是共青团员的,从初二年级升到高一年级时,学校正在着手恢复共青团的建制。到了高一年级以后,我原来的班级,被拆成了三部分。我随一部分同学来到了高一(5)班,班主任就是这位涂老师。

        后来,我班却转来了那位马建,竟也是团员。就是这个干部弟,仗着其父亲的地位,班主任还很作兴,开始一段时间,让其担任了班上的宣传委员。我虽然是校红代会宣传组成员、年级组支队宣传委员,可对于班上的宣传工作来,却基本上还是由我来动手的。

        马建刚到班上来时,对我还算是比较尊重,对班上的同学也还不敢乱来。他还请过我去他家玩,也去了他姐姐所在的单位玩过。但是,我与他相处的好景不长。这位同学的恶劣的本性,不久就暴露出来了。我作为学校的红代会干部,在班上还算有一定的威信,看到马建经常欺负同学,谩骂老师,抄袭同学的作业,考试舞弊,很是反感,并会当面进行干涉。

        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对于这位学生的所作所为,不是去坚决制止,却反而是一再地放纵,不能尽到一个班主任应有的职责。在她的眼中,只是看重所谓的干部弟,轻视普通老百姓的女。也许她是一个崇尚武力的人,认为利用马建这样的恶人,可作为打手,树立威信,助其管理班级工作,班上就不会有人敢作对。实际上这样下去,最终给她带来的,只能是一颗难以吞咽的苦果。

        对于这些,已经受过处分的马建,不仅不思悔改,反而有持无恐。他在这时,虽然表面还不敢对我怎样,但背后却在班主任面前,经常告我的黑状。什么我只顾学校和年级组的出刊,不关心班上的宣传工作。而这个问题本很简单,在同一个时间段,我是要先顾学校,还是先顾班上?我担任了学校的职务,能不听学校领导的指挥吗?

        也许就是这样的原因,在马建的挑拨离间下,使得涂老师对我更有看法。因此,她在班上把我的入团问题,也一卡再卡。我和马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与班主任的隔阂,也越来越加深了。

        在这样一个班级,如此地呆下去,致使我对在班上入团的希望,已经失去了信心。我到现在,连一个团员都不是,干起宣传工作来,与马建这样的人,也不大愿意在一起工作。我甚至认为,就是在一个这样的环境中,去加入团组织,也不是自己很乐意的。这次提出往南昌二中转学,就是本人思想的主要表现。

        与此同时,我又坚信,共青团组织的大门,是向自己敞开着的。不但自己要能够走进去,而且能真正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加入**青年团组织。只有这样,我才会感到很幸福。因此,如今我在这个班上,是已经不准备再去指望入团了。

        六月二十八日,在前几天,雨下得很大,市内的很多地方都涨了水。这两天水刚退下来了,经过今天早上的一场瓢泼大雨,积水又在上涨。西湖里的水,已经溢满,高过了岸上,出现了倒流。我们的院里面,都可以抓鱼了。

        南昌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六月份,由低纬度海洋来的夏季风,与高纬度内陆的冬季风,在此徘徊,僵持不下。长江中下游地区,受锋面雨带控制,雨水集中,形成了汛期。这就是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经常会涨水,甚至引起鄱阳湖水,向赣江回流。

        今天上午,我们在来学校的路上,到处都是积水,中山路上的东湖,也漫到街上来了。我们是打着雨伞,赤着脚,把裤扎到了大腿,趟着水来上学的。这种情况,我们也已经习惯了,每年到了这个时节。基本上都是这样过来的。

        在我们上早读课时,班主任涂老师来到教室,传达了学校的一个紧急通知。学校要求在我们班级,派出20名男同学,于今天下午就出发,奔赴在朝阳洲的校办农场,参加那里的抗洪抢险工作。校办农场田里的积水情况,现在已经是非常危急。那里不但是快要成熟的稻被淹,而且,为备双抢用的稻秧,早已浸在了深深的水中。时间一长,即有烂秧报废的危险,影响将要开始的晚稻插秧,以及秋收的粮食产量。

        涂老师所宣布的名单里面,有我一个在内。我在这时,心情十分激动,感到这是校革委会对我们的信任,决心坚决打好这一仗,完成这一项艰巨的任务。那时我们这些学生,对于这样的集体活动,还是很为积极的。

        *v本\文*/来自\v\v/**\,新快无弹*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