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昌孺小转曙光 宝岛冲突备战荒 (1 / 2)
一九六九年二月,我在分宜电厂省建工地,度完了寒假,又一个人回到了南昌。在新的学期,我们算桥一带的学生,从孺亭学,划到了曙光学校(即干家前巷学)读书。对于我来,在孺亭学读书,算起来还不到一个学期的时间。
不久,母亲、姐姐、妹妹和弟弟,也从分宜回到了南昌。姐姐则接到下放地方的通知,回到了修水县的公社茶场。妹妹也到曙光学校,报了名读书。
在这个学期,由一位姓邹的语文老师,担任了我班的班主任。我在她的手下,担任了班上的宣传委员。学校在这时,进驻了工人宣传队,这是由上面组织安排,南昌市西湖皮件厂选派来的人员。学校也根据上级的规定,成立了红兵组织。比我们高一级的同学王文明和罗志华,分别担任了校红代会的主任、副主任。
我在班上玩得最勤的同学,主要是郭振凡、涂东南、李红根。大家除了经常在我家里外,在涂东南家的时间也比较多。涂东南的父亲是一位烈士,在援助非洲国家建设时,不幸意外牺牲的;其母亲在省民政厅招待所工作,回家来的时间不多。最为有趣的是,我们还曾在他的家里,举行过结拜兄弟的仪式。可正巧在这个时候,另一位班上同学朱大夫,正来此敲门。因为他的突然到来,我们有所顾忌,而不得不将仪式中止。后来,不知怎的,我们这几个人的结拜仪式,没有再进行下去,也就不能都算为真正的结拜兄弟。
班上有个叫韩宽亮的同学,住在“社员之家”的楼上,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学生。他不仅学习成绩好,兴趣也很广泛,琴棋书画样样会。家里的教养又好,素质比较高。我在他的身上,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特别是在待人接物、文明礼貌方面,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他的哥哥,据是江西大学的老师,写的字和所作的画,都很出色。这样一些环境因素,对我在练习书画上,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在学校的同桌,是彭顺建同学。他和郭振凡等同学,经常会在上课前,邀我一起到学校去。我们又一起沿路,去叫姚楠龄同学,一同去学校上课。
姚楠龄同学,是名中医姚国美的孙辈。其父为姚荷生,也是南昌的一代名医。偌大的姚家大院,被充公以后,早已改为了“社员之家”。当时,我同学姚楠龄的住处,已搬到旁边胡同狭的房里。具有关资料,在一九二九年,姚国美曾带头捐出诊金数万元,为南昌佑民寺的前身佑清寺,重修大雄宝殿,改建山门,复建念佛堂,重塑佛像。
彭顺建同学是独,喜欢音乐,还会乐器,善吹黑管。当时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在我国放映。这是描写二战时期,阿尔巴尼亚人民反抗侵略的影片。其中的插曲,正在我国普遍的流行。我也受到了感染,专门用日记本,在他那里抄下了曲和词,该歌词为:
赶快上山吧勇士们!
我们在春天加入游击队。
敌人们的末日即将来临,
我们祖国就要获得自由解放!
敌人们的末日即将来临,
我们祖国就要获得自由解放!
不管风吹雨打乌云满天,
我们歌唱我们战斗。
战斗战斗吧新的战斗,
我们战斗生活就像曲曲诗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