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 莫惹小人
时辰已到,事情也不可能就这么拖着,不管我们三人心里有什么想法,却也不能把既定下的会审耽误了。我与徐于二人交换了意见,点点头,刚要叫胡主事做好升堂准备,却听门外衙吏大声叫着:“喜公公到!”
与上次见面时相比,喜公公的神情更显踞傲,不过我也听说了他的事。现在朱祁镇身边,可以说,除了王振之外,就是喜公公最受宠了。正因如此,才让喜公公有了资傲的本钱,平日趾高气昂地,一副老子天下第二的姿态,就连王振也不放在他眼中。
自汉有十常侍乱朝以来,宦官一直就是朝廷重点防范的对象之一。历朝历代,无不有禁止宦官干政的严令,明朱元璋也不例外。只是明永乐朱棣起兵之时,多赖建文帝身边的宦官们得以成事,而后朱棣又把监视朝野的锦衣卫大权交到了宦官身中,自此而后,朱元璋在禁宫外竖起的那块“内臣即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铁牌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威慑力。
朱祁镇很小时王振就服侍身边,他本身是文人,又关于钻营拍马,博得了身为太子的朱祁镇的欢心。朱祁镇登基后,极力为王振谋得了司礼监秉笔太监之职。自此之后,王振获得了侵权的资本,把持着东厂这个成祖所创的秘探机构,并借此一步步登上了明廷的最高权力机构,到了现在,已然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除了真正的傻子,没有人是真是呆瓜。目睹了王振的发迹过程,许多人都以傍上朱祁镇这座金山为目标,只是王振既以此发家,当然也会防着,常在朱祁镇身边服侍的都是他的心腹,喜公公原本也是其中一位。可是王振虽然谨慎,却也不是神仙,有识人心术的本领。喜公公在朱祁镇身边待得久了,又着实一心一意地帮着主子办事,也获得了朱祁镇这个糊涂皇帝的欢心。可以说,这时的喜公公,翅膀硬了,当然想飞,仗着朱祁镇对他宠爱,对王振也是常常不给面子。
对于这么一号人物驾到,我也是倍感头痛,不过面上却要显得欣喜万分的样子,笑着迎上前去,口中道:“喜公公,多日不见,您可愈发精神了。”比起先前对徐于二人都还要客气几分。
宁可得罪君子百次,也别让小人记挂一回。不管是从神教的秘报中还是与喜公公的两次会面都可以得一个结论:喜公公与君子二字挂不上勾。我可不想得罪这么号人,免得什么时候就被他算计了。毕竟他是整天待在朱祁镇身边的人,以孟母之贤,闲话听多了也成了真,何况朱祁镇这个耳根向来就软的皇帝。现在我也是半个傍在朱祁镇身边的佞臣,可别什么时候被朱祁镇就给涮了。
“公公您请上座。”徐晞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同样笑容满鞠地迎上喜公公,含笑打着招呼。说话间,我俩的眼神交错间,均可看出对方眼中的笑意,在这一刻,我与他的立场竟是相同的。惟有于谦端坐堂前,全然不受半点影响,只是微一拱手,算是作礼。
我与徐晞齐齐上前相迎,于谦并非不知其中缘故,只是他生就那种宁折不弯的性子,见不得一个只挂了七品衔佚的内臣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
喜公公今日奉了皇令来监听案情,神情间也更显傲气凌人。眼见我跟徐晞上前恭声相迎,让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而且喜公公也明白眼前的两位也都是皇上跟前说得话的人,也不便摆大驾子,当下也是笑嘻嘻的说着些不痛不痒的话,无外不是皇上挂念案情进展之类。
只到于谦在后居然端坐不动,喜公公嘴角闪过一抹冷意,自然是对于谦极为不满,只是他也知道凭自己现在的实力还不可能达到王振这个同僚的高度,这才隐忍不发,不过愈是这样,才愈叫人担心。
对于谦这种做法,我虽然心有敬佩,却不会苟同。照于谦的这种性子,遇到赏识他的人自然没得说,不过世上哪会那会多的忠臣义士,每个人都会象于谦这样般不怕得罪人的,这也难怪他入仕二十余载,除了宣宗时一下子升了个三品,之后再无寸进,若说是功劳不够,那是绝不可能,现在看他这表现,想来都是这臭脾气给闹的。
喜公公是那种喜怒于色的人,小人得志,更是不可一世,面上的表情可以直观的看出他对于谦的不满,只要是有双眼睛就可以看出来。我暗暗为于谦担心,他却一副坦然模样,那神情分明是认为只要心怀坦荡就百无顾忌。
政敌平白间树了一个劲敌,徐晞显然是乐得在旁偷笑。我则心里暗叹,又是一个被“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毒害的人。若是世事真是如此,世间也不会有那么多冤枉事,岳飞也不会死在风波亭了。
“看来得找个时间跟于谦好好谈谈。”只是我转念又想:“于谦与杨士奇等人共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以杨士奇为人之练达,不可能没有提醒过他。”我只能摇头:“莫非这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么?”
“公公来得正好,下官也正要令人开庭哩!”我不想再叫于谦独坐堂前的景象显得太过突兀,一边笑着把喜公公迎到堂前坐下,一面叫胡主事准备开庭事宜,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来转移喜公公的视线,也但愿他对于谦的不满被正事扰乱就此淡忘而云散烟消。
“威武!”随着一声声吆喝,事关明廷首辅杨士奇地位能否保全的杨稷杀人案终于在多方瞩目下开庭。
“犬儿定要迎一青楼女子进门,小人原也是不答应,觉得此举有辱家门,只是家中惟此独苗,赖不住他三番五次的哭闹,加上又不是正室,也只得由着他。虽是纳妾,不过我高家在灵丘也算有头有脸的人,当然也少不得要摆几桌酒宴以告亲朋。岂料婚庆当夜,我与一干亲朋好友在前厅把酒言欢,闻得后院处传来惨叫,赶到内室一看,却只见杨稷小儿手持尖刀,浑身是血,而我儿与那未过门的小妾俱是倒在血泊之中。”堂前跪着的是苦主高洪轩的父亲,高父原是灵丘县前任同知,也是见过世面的,此时在大堂下,虽是声泪俱下,控词却清楚有条理,末了他还叫着:“我儿死得好冤,望大人给小人做主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