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 弹棉花
新同学中还有两名是从铁路二校转来的,一个叫门勇,另一个叫曹嘉新,两人父亲都是沈阳铁路局职工,家住在北站后面的铁路住宅区。门勇的父亲是车务段的检车工人,工资不高,母亲没有工作,在家干些弹棉花、絮褥套、拣羊毛、收碎玻璃片的零活儿。门勇身下还有妹妹、弟弟,从他穿着洗得发白又补丁摞补丁的衣裤,就能看出他家生活拮据的程度。曹嘉新的父亲是车辆段的调度,母亲是段里食堂的工人,虽有两个妹妹,但家庭经济状况要比门勇家殷实得多。门勇、曹嘉新两人刚转到这个新班级,听这个班是集体从大院转来,同学们的家长大都是“县太爷”级的干部,所以就少言少语,畏手畏脚,遇事就属黄花鱼——溜边。
战老师了解到门勇家的困难情况后,就和班委会的同学研究,要在班里开展“学雷锋,做好事,帮助困难同学”的活动,大家听了这个倡议都很赞成,纷纷把自己不用的书本、学习用品捐献给门勇兄妹所用。各组还轮班到门勇家帮助**干活儿,帮他妹妹复习功课,体现同学间团结友爱的精神。
这天下午,鲍旭五带着全体组员从学校来到门勇家参加义务劳动。铁道北的房屋院落密密匝匝,街巷路逼仄腌臜,门勇家是在一趟平房的西房山头。他家居室里是南北窗户、水泥地面,南窗下是一张桌、两把椅,桌上摆着竹篾暖瓶;北窗下是一铺大炕,炕梢摆着两个破旧的木箱,箱上面叠着被褥。外屋是窄阴暗的厨房,炉灶、水池、水缸、碗柜都摆放在里面。西房山墙外是用波纹水泥板间壁出的简易房,门母成年到辈在这里弹棉花,活儿多忙不过来时,门勇放学也过来帮着干。屋门外是个砖墙院套,有煤棚、仓库、压水井等等,还有一架叶蔓茂密的山葡萄架支在院中间,使阴暗的院绿荫凉爽,少了些暴土扬尘。
弹棉花的屋棉絮纷飞,尘埃遮目,呛得人喘不上气来,男同学抢着要进去收拾,门母啥也不肯。门勇对鲍旭五:“真的不用收拾,一来耽误我妈干活儿,二来收拾完了第二天又是一层灰!”
鲍旭五一看确实无法下手,要是男同学进去一扑腾,出来准比下矿坑的挖煤工人还要狼狈。他也没有勉强,就安排三个人为组,在门勇、曹嘉新指导下帮着门母弹棉花,既是帮着劳动又是体验生活。
同学们以前谁也没有见过弹棉花,门勇拿过来大木弓,娴熟地用木棰反复敲击着牛筋弓弦,随着弓弦发出悦耳的响声,一片片棉花被弓弦沾取飞扬,一会儿垫板上的棉花渐趋柔软疏松,洁白如新。门勇告诉大家:“这种活儿,看着轻松,不停地敲弓是要花大力气的。这个‘弹’只是中间的工艺,之前要把旧棉花包去掉纱布,在钉板上撕扯开,然后是‘弹’,弾完要用纱布纵横拉成状被套,最后还要用木制圆盘压磨,使之平贴牢固。这活儿要是两个成手干,一天最多也只能弹上两条。”
男同学们看着门勇轻松熟练地操作,并不以为然,当自己按着他的讲述试着干了一会儿,手臂酸痛,端都端不起来了。
曹嘉新接过弓,熟练地敲打,干得乔模乔样,笑着对众人:“你们都是金贵身,不比我们平民百姓,体验一下就行了!”
门勇也:“‘檀木榔头,杉木梢;金鸡叫,雪花飘’,就是指‘弹花匠’的。”
门勇的妹门舒上三年级,秀气慧中,纯朴能干,家里收拾卫生、点火做饭都是她的活儿。她看到哥哥班里的女同学各个都是白白净净、细皮嫩肉,很是羡慕,就像见到姐姐一样,她忙前忙后为大家倒水、洗毛巾,十分亲切。
干完了活儿,大家在葡萄架下的压水井旁洗手洗脸,除去灰尘,稍息憩。门勇、曹嘉新摘下一盆黑粒的山葡萄用清水洗好端上来,大家知道山葡萄是他家自产,也不客气,一人吃几个粒盆就见底了。
战老师和同学们帮助家庭有困难的同学,符合当时“学雷锋”的社会大气候,也能培养同学们互助友爱的精神,但在无形中也给门勇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使他的自卑感增强,愈发不愿与同学合群。战老师见此情况,及时停止了同学到他家做好事的活动,改为在换季或开学时捐赠零花钱来资助门勇,这种做法效果比较好,门勇也逐渐摆脱了自卑和孤独。
d看就来q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