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零二章:内部斗争 (1 / 2)
同时祖承训的兵马也已经攻上平壤城头,明军势不可挡。小西行长见大势已去急忙收缩部队,退缩在北面风月楼处,依靠地势优势负隅顽抗。李平天率大军进城见人就杀,许多朝鲜人被杀死,李浩然劝李平天不要滥杀无辜,李平天稍有收敛还是杀了不少。</p>
战争是残酷的,往往杀红了眼住不了手,也不能怪李平天。你看越南战争中,美国兵在战后很多人都需要精神治疗,才能慢慢恢复。</p>
李平天命令调所有炮火猛轰风月楼,但效果不大,红衣大炮命中率不高,佛朗机炮太小力量不够,日军是最后防线拼命抵抗暂时形成僵持。</p>
到了夜晚日军第一军团参谋建议向东面突围,被小西行长骂个狗血喷头,笨蛋、蠢货明军故意留出东面肯定有埋伏,说他军人的不是,战术的不懂。</p>
平壤之战明史记载很简单,只说小西行长弃城逃跑,具体时间,地点都没有。李浩然无法了解只有白天让火枪手睡觉,晚上全体出动,守在平壤城东面大同江路口。</p>
小西行长趁夜色用绳索从北门把士兵一个个掉下去,带领两千日军由北面向大同江附近靠近,然后再斜插东面准备跨过大同江,没想到李浩然早已在此埋伏,可惜带人太少,1500名火枪还是抵挡不住日军疯狂逃跑,这时明军埋伏在东面的伏兵李宁和查大受率部及时赶到,李浩然一看有了增援对葛大彪说现在什么都别管,你带他们四个人给我抓住前面倭寇最大的官给你们请功。</p>
葛大彪五人骑马飞奔,也不管路旁的倭寇直奔小西行长而去,小西行长侍卫拔刀抵挡,葛大彪挥舞狼牙棒说:“我来对付他们,你们快去抓住倭首。”</p>
总算李浩然没白养两个武功高手,其中一个叫谢长顺的看见小西行长挥舞战刀,身形矫健一剑斩下小西行长一条手臂,后面三人齐上擒住日军第一军团长小西行长。还是有800日军士兵泅渡大同江逃了回去。</p>
平壤之战斩敌17200人,生擒日军第一军团长小西行长,使第一军团彻底报销。明军也损失15000人,相差不多。李平天上报时竟然写杀敌3万,被李浩然说毫无意义,多此一举,留下把柄后又改回。</p>
明朝军队报战功多报,冒功的事常见;往往杀了一千说五千,杀了一万说3万。李平天跟他爹爹这事干多了已成自然。</p>
平壤大捷李浩然生擒小西行长居功至伟,万历当即下旨:授李浩然为定远将军。内阁大臣多方阻挠说提升太快,李家本来就有几个副总兵,又把李浩然推到前台不妥。万历可不管这么多,心想我妹夫的官不大怎么娶郡主?</p>
朝鲜国王李讼见已占平壤,催促明军尽快进攻王京(汉城),被李平天骂了回去,又找到李浩然帮忙说如能复国定不忘李家好处。李浩然却慢条斯理说你能有什么好处,要钱没有,美女都丑,破烂国家一个。搞的李讼脸色通红尴尬无比。</p>
这时朝鲜军倒有出彩的地方,朝鲜海军在左水使李舜臣带领下,出动75艘战船大败日军海军,几乎切断了日军到朝鲜釜山的交通补给线。历史记载不详细,没有具体战事,有学者认为肯定是朝鲜海军武器要比日军海军先进。笔者倒不苟同,朝鲜本来就是破败国家,也没有财力营造战船,是人起到关键决定作用;李舜臣机智勇敢,善于水战,精心计划,又是保卫国家存亡之战,才有此战绩。武器方面应该相差无几。</p>
女真人努尔哈赤听说倭寇进犯朝鲜,要求助朝鲜一臂之力准备出兵协助朝鲜,被李讼婉言拒绝,他也知道引狼入室的后果。为了向朝鲜王京推进,李平天又调鸭绿江的四川副总兵刘挺入朝鲜平壤。刘挺外号“刘大刀”使的一手好刀法,刀重120斤,比关羽刀80斤还重40斤。</p>
部队出平壤在开成驻扎,李平天派出许多探哨,结果一去不回,朝鲜的老百姓却说,一路之上未发现倭贼,有的还说日军已经离开王京。李平天着急想探个究竟带领五千骑兵出营直扑王京。李浩然被李讼每天缠着,都是些车轱辘话,出兵复国,回来没看见李平天就问二哥李如柏,才知道李平天又贸然出兵。</p>
“二哥快带兵驰援,探哨不回倭寇必有埋伏。”</p>
此时李平天在距离王京三十里的蹄碧馆的地方,前锋查大受和老五李如梅国过了蹄碧馆在砺石岭遇袭,双方展开激战,日军只有800人被击
网网推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