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一章:按兵不动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零一章:按兵不动 (1 / 2)
        李平天急冲冲赶来:“五弟、皇上任命我为辽东都督,这下可以出兵了吧。”</p>

        “大哥莫急,出兵是自然了,可你太着急让皇上认为你是要官吗?对我李家不利,所以要拖上两天才好。”</p>

        李成梁走出来说:“小五说的对,凡事要考虑咱们李家的利益,不能便宜了杨镐那小儿。”其实是误会李浩然的意思了。他只怕引起皇上的猜忌,对事后不利。</p>

        这两天李浩然安排朱员外进驻鞍山,因为那里有开采不尽的铁矿石,先做好准备工作,等开春就可以开工。又把王虎叫来吩咐他动身到濠江(澳门)重金聘请有冶炼和枪炮技术的人员到辽东。明朝的濠江(澳门)是荷兰、西班牙人的占领地,明朝禁海基本无海军根本无力管辖濠江,只好放任。荷兰人在此开设了枪炮生产厂,是当时最先进冶炼加工基地,生产的大炮-红衣大炮。明朝就是从濠江购买后来仿造都不如意。</p>

        李浩然告别父母和妻子、小妾随部队到达鸭绿江边,这时明朝军队已经集结各省人马三十多万,辅兵包括运送粮食的已经达到百万之众,老二李如柏、老四李如海为副总兵也来到朝鲜,杨镐仍为经略主管备倭军务。</p>

        李平天问及粮草之事,杨镐说只够吃一月,只有先攻破平壤取敌之粮方可无忧。</p>

        问朝鲜国王李讼能否买粮他回答:“小帮土地偏小,人民贫瘠,且国俗不识货银之利,虽有银两,不得换米为军粮矣。”(原文)一句话就是没有。按李浩然的想法打来打去就是给它人做嫁衣。</p>

        李浩然身为李平天参事(相当参谋)有话语权问李讼:“你一文不花就想复国,天下可有此事呼?”李讼“这个、这个。”半天也说不出话来。</p>

        李平天听了眉头一皱“是啊!陛下我们瞎忙乎最后还是给你在忙,你总要表示吧。”过后李讼找到李平天和李浩然拿出500两黄金给他们。李平天刚要接下被李浩然制止,婉言拒绝。出去后李平天说:“给钱为什么不要?”</p>

        “大哥此钱不能要,朝鲜人嘴不严,战事结束后他要说出去,杨镐可是盯着你的位置,到时参你一本,得不偿失。我看不如让他写给我们树木若干献给辽东,允许采矿的字据。”李浩然则在李讼面前说如不同意他们就回辽东,吓的朝鲜国王李讼写下字据。</p>

        平壤城内是日本第一军团指挥官小西行长,有18000人。日本这次进攻朝鲜依仗的是发明了火绳枪的三段射,按当时是最先进的火器战法,比明朝火枪先进,当然跟李浩然的火枪比差了二代。日本当时还没有红衣大炮,都是些小炮,所以明朝军队在火炮,人数上都占绝对优势。</p>

        小西行长自知不敌,就派使者前来,让明朝朝廷派使者到平壤城谈判。明朝的怪事就是多;因为长年没有跟日本来往朝廷上下竟然没有一个懂日文的。只有张榜招贤,要求懂日文,知倭情者。真有一人揭榜是浙江嘉兴人叫沈惟敬,早年曾在日本经商对倭情比较了解。</p>

        内阁大臣经考察后给了他游击将军的称号,要求他必须让倭寇不能过鸭绿江。沈惟忠去平壤谈判,小西行长说他们可以退出平壤以大同江为界以东归日本。日本人采用的是取三退一策略,先占领朝鲜全境再让出一部分,等于两国瓜分朝鲜。</p>

        沈惟敬大喜过望,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立了不世之功,当初内阁说不过鸭绿江,现在即没过鸭绿江又得到平壤以北的土地。屁颠屁颠赶回来跟李平天汇报。</p>

        李平天听后拔出跨刀就要砍沈惟敬,被李浩然拦下说既然他们要谈判我们就跟他们谈,我们就借谈判迷惑敌人,给他来个突然袭击。沈惟敬还感到很委屈,我们现在也很不理解;反正又不是我们国家的土地。</p>

        明朝人以大国自居,学的是儒家礼教,朝鲜是明朝属国是**,当哥哥的能占**便宜吗?从大的方面看不能助长日本人野心,有句话叫唇亡齿寒。</p>

        朝鲜国王李讼听了此话气的指着沈惟敬就骂,然后对着李平天和李浩然作揖,生怕他们答应日本人,又把李浩然请到府上,把他从朝鲜带出来的宫女排好队让李浩然挑,李浩然实在看不上朝鲜女人,又矮又丑答应出兵才逃出来。</p>

        小西行长又玩了一个花招直接邀请李平天到肃宁馆的地方会谈。李平天同意带了十几个亲兵就走,李浩然听说后马上率家丁六人快马加鞭追赶。&l

        网网推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