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庄王问鼎5 (2 / 2)
孙叔敖不再理他,自己调转战车,回车向南。楚庄王果然是个鹰派,命令孙叔敖向北进发,在管地(今河南郑州)扎营。
按照惯例,双方开战前,先要进行一番外交工作,楚庄王来了一招“以退为近”,派人去晋军大营里求和,了一大通什么“纯粹误会,以和为贵”之类的话,最后楚国使者提出了条件:晋军先撤,楚兵后撤,毕竟楚庄王是掌门人嘛!
晋国的荀林父听后很是高兴,当场就同意了。荀林父同意,可是先縠、赵括等人却不同意,道:“使者你的不对,我们奉命前来,就是和楚国交战的,你回去告诉楚王,我们是绝对不会逃避的!”
楚庄王“一和”不成,又来了个“二和”,这次荀林父力排众议,终于做了一回主,答应了求和。同意之后,晋国的两个将军魏锜(音棋)、赵旃(音沾)哥俩道:“楚国有使者,我们晋国也得有使者呀,我二人请求去楚国军营里走一趟。”荀林父其实不想让他哥俩去,但是当着大伙的面,也不好意思拒绝,就同意了。
魏、赵哥俩对荀林父都不满久矣,魏锜想当大夫,赵旃想当卿,结果都没当成,所以他二人都想让晋军这回打败仗,回国后荀林父受到惩罚。
这哥俩去了楚营,也不求和,直接挑战。
上军佐郤克对这哥俩很不放心,就劝荀林父提前做些准备,中军佐先縠不同意,荀林父毫无主见,都没把这话放在心上。只有上军帅士会觉得这话有道理,就命令晋国上军做了些准备。
魏锜、赵旃到了楚营后,觉得挑战的效果还不够,又来了个“当场就战”,楚庄王率领一部分士兵“迎敌”,魏赵哥俩寡不敌众,自是惨败而回,魏锜倒也罢了,赵旃更是狼狈,不仅战车丢了,连身上的盔甲也被楚兵抢了去(楚兵很明显是“手下留情”了)!
荀林父虽然没有什么主见,但是对魏赵哥俩毕竟还是不太放心,就派出一支军队前去接应。楚国的情报人员误以为是晋国“大举进攻”,就回报给了令尹孙叔敖,孙叔敖一听还有这种事,不禁大惊,深恐楚庄王带的人少会吃亏,立刻命令楚兵全军齐上。
晋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这么打了起来,双方在邲地(今河南荥阳附近)相遇,所以史称“邲之战”。荀林父见楚军人多势众,并不鼓舞士气,拼死一战,反而下了这么一条军令:大伙赶紧撤,先渡河者有赏!
晋兵本来还想抵抗,一听到这个军令,立刻全都溃退渡河,先上船的人为了防止“僧多粥少,船人多”,也不客气,拿着大刀就去砍还想上船人的手,一时之间,船上都是晋国人的手指头,据都能用手捧起来(舟中之指可掬也)。
楚兵乘势进攻,除了晋国上军提前有所准备,损失不大外,中军和下军都损失惨重。
这就是邲之战,奠定楚庄王霸业基础的邲之战!
d看就来q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