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齐国的衰落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齐国的衰落1
        齐桓公是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但是他也有很多缺点,比如贪图享乐、好大喜功、宠信人等。齐桓公也是知道他有这些缺点的,但就是改不了,并且觉得无伤大雅,同时齐桓公和管仲都后继无人,所以管仲一死,齐国的霸业就衰落了,齐桓公再一死,齐国的霸业就结束了!

        (1)齐桓公要封禅

        前文过,齐桓公有功于王室,支持周襄王接班,所以周襄王对齐桓公,还有管仲都是很感激的,比如有一次,管仲到洛阳公干,周襄王硬是要以上卿的礼节招待他。按照周礼,诸侯、卿大夫到中央公干时,都应该降一个级别,管仲在齐国是上卿,所以他在中央应该享受大夫的待遇。周襄王这么做,就是自己在破坏周礼,不过管仲却是周礼的坚决拥护者,所以后来他受到了另一位周礼坚决拥护者孔的大力赞美(这才春秋初年,维护周礼的人就不多了),最终周襄王和管仲都退了一步,管仲享受了下卿的待遇。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再一次召开武林大会,在这次会议上,周襄王派周公把周襄王祭祀祖先时用的祭肉赏赐给齐桓公,并且还允许齐桓公接受祭肉时不必下跪。

        按照周礼,祭肉是不允许赏赐给外姓诸侯的,周襄王这么做本身就已经不合礼法了,而且还允许齐桓公不必下跪,这又是出格的一大恩赏。

        齐桓公这个时候已经50多岁了,而且他也不怎么在乎周礼,所以就打算按照周襄王的做。周襄王和齐桓公没什么,一旁的管仲却受不了,他是坚决维护周礼的,所以就给齐桓公使了个眼色,让他下跪,齐桓公见“仲父”要他下跪,于是就跪了下来,对周公:“天的威严离我的颜面不到咫尺,白又岂能接受天的命令而不下拜呢?倘若不下台阶跪拜,我恐怕就要在上面跌倒了,这么一来岂非让天蒙羞?”

        就这样,齐桓公跪拜完毕后才上台接受祭肉。

        齐桓公接受祭肉后,又想趁热打铁,率领**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从古至今,封禅都是在泰山,尧舜禹汤还有周成王都封过禅,后世的秦始皇、汉武帝也干过这事。封禅包括两个内容:封泰山和禅梁父山,在泰山上,登坛拜天,感激一下上天的恩德;在梁父山,登坛祭地,感激一下大地的恩德!

        纵观整个周朝,也只有周成王一人封过禅,连周文王、周武王、东周的“开国大王”周平王都没干过这事,现在齐桓公心血来潮,也要封禅。

        齐桓公把这个好想法出来后,大伙一片默然,既不同意,也不反对。事实上,是大伙都反对,但是没人,诸侯们不是因为不敢,管仲不则是因为不好意思当着大伙的面,所以会后管仲找到齐桓公,给他泼凉水,道:“主公啊,从古至今,封禅的据有七十二家,据我所知,封禅的不是帝就是王,而且他们又都是受上天之命才举行封禅大典的,所以啊,我看你还是算了吧!”

        齐桓公早就想好了台词,的振振有词:“这些年来,我们北伐山戎,西伐大夏,南征楚国,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这叫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我有这样的功业,难道还不能和夏商周一样受命于天吗?”

        甭,齐桓公这番话还真有一定道理,不过管仲也不是吃素的,道:“主公想封禅那也不是不行,不过要有上天的预兆啊!比如黄土上长出嘉禾,江淮间长出三脊草,同时东边进贡比目鱼,西边进贡连翼鸟。可是现在嘉禾不生,三脊草不长,凤凰麒麟没看见,反而恶草茂盛,凶兽乱跑,这么个情况,你自己,能封禅吗?”

        齐桓公一听,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行了,啥都别了,我不封禅了还不行吗?

        就这样,齐桓公的“封禅梦想”被管仲忽悠灭了。

        事实上,管仲的这番话倒也不算纯忽悠,封禅是大事,确实“需要”吉兆,不过天地之间,又怎么会有凤凰麒麟呢?就算比目鱼、三脊草,那也是非常罕见的物种,所以不管是管仲的那个“七十二家”,还有后世的秦皇汉武,他们封禅的时候,都是自己给自己弄“预兆”,以示自己是真命天,“受命于天”!

        (2)三宠

        齐桓公虽能重用贤臣,但同时也亲近人,而且是三个:公开方、易牙、还有前面过的那个太监竖貂,这就是“三宠”。

        公开方是卫国人,他爹就是那个“鹤将军”卫懿公,在狄人进攻卫国之前,他就已经感觉照他爹这么个搞法,卫国迟早要完蛋,所以特地办了一下移民手续,把户口从卫国转到了齐国。

        公开方到齐国是有原因的,一来齐国是大国,对待外人的态度友好;二来齐桓公是他姑父,在齐桓公的众多妻妾中,有两个是卫国的,一个大卫姬,一个卫姬,都是公开方的姑姑,所以公开方凭着这个关系,一来二去的就和齐桓公勾搭到了一块。

        齐桓公喜欢吃喝玩乐,公开方就陪着他吃喝玩乐,所以齐桓公很喜欢他,后来卫国亡国后又复国,齐桓公当时是想让公开方回国当掌门人的,但是公开方死活不愿意,一心要跟着姑父闯天下,所以把齐桓公弄的很感动。

        易牙是个厨师,号称“中国第一神厨”,据味精就是他发明的。正所谓“盛名之下,必无虚士。”易牙的厨艺那是名不虚传,据当年鲍叔牙没有跟着齐桓公混的时候,自己曾开家饭店,生意很好,每天都爆满,一来是因为他领导有方;二来则是因为他这家饭店里的大厨就是易牙。

        后来饭店关门大吉,鲍叔牙就带着易牙跟着齐桓公混了。易牙是个神厨,齐桓公又是一个贪图享乐的人,所以齐桓公很喜欢他。

        d看就来q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