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尊王攘夷1 (2 / 2)
果然,这事传出去后,天下诸侯一片震惊,大家震惊的倒不是曹沬的胆量,而是齐桓公的风度,这不就是传中的“诚信”吗?
从此之后,齐国就树立了一块诚信的招牌,大伙都服了(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尤其是鲁庄公,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从此一心一意的跟着齐国混了。
齐桓公和管仲见“作秀”成功,很是高兴,高兴之余,也没有忘记办正事,两年之后,也就是前679年,齐桓公召集宋国、邾国、蔡国、陈国在齐国召开了一次“武林大会”,这是一次成功的大会,和谐的大会,大伙一致推举齐桓公为“武林盟主”,了一大通什么“以后都跟着齐哥混了”之类的废话。
大会上的气氛虽然非常和谐,可是会议一结束,就不行了,宋国人开完会后,越想越郁闷,因为宋国虽然打不过齐国,但好歹也是个二流国家,另外的三个门派蔡、陈、邾那都是三流、四流的国家,想到宋国居然和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宋国使者很不爽,回国后就背盟了。
齐桓公见老宋一转身就翻脸了,不禁大怒,不久之后,武林盟主齐桓公就率领着诸侯联军“**”进攻宋国,同时为了使这次进攻宋国的行动更加正规,齐桓公还请示了中央周王室,请周王也派了点兵过来,这么一来,齐桓公就扛上了“尊王”这面大旗!
这一战当然毫无悬念,宋国哪里会是“**”大军的对手,所以很快就派人求和。齐桓公当然同意,与宋国结盟,霸主地位就这么确立起来了!
后来周王室发生了一次“王带之乱”,齐桓公大力支持周襄王,所以周襄王对齐桓公很是感激,对齐国的霸业也很支持。
齐桓公多次召开武林大会,大致内容都是加强一下地区合作,重申一下华夏民族(汉朝之后,“华夏民族”才改名为汉族)之间血浓于水亲情之类的事,这就是所谓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2)齐国抗戎
齐桓公除了称霸中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外,还南征北战的打败了少数民族,这对华夏民族的发展是很有历史贡献的。
当时华夏族的北方是戎人狄国,号称“铁掌水上漂”,也是“春秋五强”之一。郑庄公的时候曾一度打败狄人,现在郑庄公挂了,狄人东山再起,又开始南下进攻中原各国。
公元前663年,狄国鬼进攻燕国,燕国抵挡不住,就向“盟主”齐桓公求救。起来,这还是齐国的第一次正式抗戎,所以齐桓公和管仲对此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二人亲自领兵,北上救援燕国。
开战之前,我们趁这个空,先简单介绍一下燕国的起源。
燕国在今辽宁、河北省北部一带,始封君也很有名,是召公(官职,和鲁国的周公差不多),所以燕国也是公爵。燕国爵位虽高,历史却极其匮乏,甚至连“开国君主”召公的儿是谁都不知道,终春秋一世,燕国始终都是个弱国(当然,到了战国,燕国也不强),而且和中原各国的交往也很少,直到后来战国中期,燕国才开始有较为详细的历史。
对于燕国,很多学者都提出过这么一则观点:燕国其实有两个,春秋时期是南边的一个,姞(音急)姓;战国时期是北边的一个,姬姓。当然,也有很多学者反对这个观点,比如为什么春秋时只有南燕,战国时只有北燕?这些问题当然都不清,燕国的历史是笔“糊涂账”!
d看就来q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