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64:现实残酷 (1 / 5)
范丽实验室。
刘家特意从帝王宴餐厅把赵强借调过来,加上秦泠,他们三人决定联合攻关台鲞制作流程,争取原汁原味的复原《随园食单》中的台鲞。
和上次的醋搂鱼和煨银鱼不同的是,他打算用最正统的实验室做法,来复原这道菜。毕竟实验室内取得的数据,是获得权威认可的。机器不会谎,仪器也最具有服力。因为要发表论文呀。
从台州空运来的石首鱼,每一条都是精挑细选,采用三两到四两之间,误差不超过10克。台鲞,顾名思义,台州之鲞。也只有台州的石首鱼,才能做出最正宗的鲞。这和水土、天气、环境密切相关。
一般正统的传统做法,在冬令时和春交之际,用最鲜活的大黄花,从脊背用刀剖开,挖去内脏清洗干净,去黑膜擦干。用南方常见的竹条撑开整条黄花鱼,挂在通风阴凉处慢慢阴干,吃的时候,无论是蒸煮还是炖汤,味道非常美味。
这道菜东南沿海家家户户会做,常有青苔板街雨如丝台州鲞美尤胜鸡的法。
此时的季节,按理刘家应该采用成品鱼干制作,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自己想要的台鲞。
但是,论文所需要的台鲞,是需要从食材到成为美食整个过成的数据。而不是拿着半成品去凑数。整条数据链必须完整契合,缺一不可,否则论文是无法发表的。
三个人齐齐上手,把一条条黄花鱼洗净,从脊背用利刃剖开,内脏去除,采用玉泉山水反复冲洗干净,最后采用干燥的龙山米面反复搓洗鱼身,直到彻底不粘手为止。
为了保证充足的食材不至于影响试验,三个人干脆把一整箱四十多条鱼全部处理完毕。
不得不试验是非常吃钱的,这四十条精挑细选的野生黄花鱼,加上运输费用就超过了两万块,每条鱼达到五百块之多。
鲞的制作过程是漫长的,而在实验室借助干燥机和风干机等仪器,模拟自然环境加快风干的进程。
鲞最主要的一点是阴干,包括风干机内的温度、湿度都需要调整在一个合适值之内,而黄花鱼的鱼身含水率、柔韧度是食材美味的关键。水分过少鱼身味道如同嚼蜡,水分过多则达不到劲道味美的效果,甚至有一种霉味,非常影响口感。
韩硕是范丽实验室的**。因为刘家从没有用过试验仪器,所有范丽让他在这里负责给刘家科普和讲解仪器使用方法,同时把制作风干鱼的试错流程告诉他。
在讲解了大概一个时后,刘家等人大体掌握后,工作正式开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