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先让几分 (5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一章 先让几分 (5 / 5)
        赵胜点点头笑道:“荀祭酒所说不错。不过寡人觉得所谓富国只是个学论的引子,虽然开初提的是富国,却未必只能围绕这两个字转。嗯。寡人看要不这样,若是只纠缠以何为题似乎会耽搁论学正题。当不如将就将就,就从这两个字往外引。畅所欲言就是。”

        什么都可以提?那就是不设限喽,哦。当然事设机密处不能提……荀况发现自己刚才误会了赵胜,不免有些自惭,向赵胜拱了拱手才笑道:

        “承大王之言。臣刚才所以纠缠‘富国’二字,乃是因为实在觉得家国若是以此为本实为谬矣。方今非封建尊天子之时,天下列分,战乃难免,纵使如大王这般体恤生民之苦者亦要兴合纵惩无道为先方可安民富民。再以他国论,昔日强齐富甲天下,可称极富之国,但强势不足以匹配其富,只需一场征战就会生民凋敝,再无富庶可言。此前车之辙未远,故以臣愚见,富非根本,强才是关键。所以此题当为强国论,不知愚意当否?”

        “呵呵,论起言辞切意,寡人是不敢与学宫诸君并论的。”

        赵胜谦和的笑了笑道,

        “荀祭酒说的不错,应当是强国论。不过强国论也好,富国论也好,有一件事却是必然的,国富未必可使国强,但若国不富却谈不上国强,所以此两件事应当并提。”

        这个时代没有扩音设备,而且又是在广场之上,就算赵胜和荀况都刻意放大了嗓门,远处的人们却依然只能间接的“听”,当听到前边的人说“擂台”上那两位伱来我往的交锋了数个回合却依然还在围着题目转时,不免有些气馁,谁也闹不清这么个玩儿法什么时候才能切入正题。不过荀况并没有让他们失望,听完赵胜的话接着再次拱手,中气充沛的说道:

        “承大王所言。富强二字确实可以并论。不过臣愚见以为,只有以强为本才可论这个富字。为何如此说呢?庶民积金之富亦为富,豪族广田千顷亦为富,然而这些都不是国之富,国之富当是物阜而民丰,人人皆言家国一体,无国之富则谈不上家富,而无国之强便谈不上国富。

        社稷之事无非兵农二字,无兵则无境,无农则无衣食,除此以外皆为小事。农兴既为富,兵兴既为强。这才是政务之本。一家之口有数,一国之民亦有数,兴一事则必然会废一事,故而有为之政务当为调解各处所需,不可因一个富字而忘了其余,更不能为兴他务而使兵农二本乏人可用。大王以为如何?”

        荀况这些话虽然不明显,而且还有点故意往偏路上引的感觉,却已经开始指向了官办钱庄,这一点赵胜听得出来,其他人同样听得出来,于是在荀况话音落下以后,场中顿时起了一片嗡嗡议论声,其中讨论最为激烈的莫过于那些专门跑来看热闹的邯郸富商。他们之所以这么积极,乃是因为荀况的话虽然是在为打击官办钱庄做铺垫,但话本身却是在说赵国应该以什么为本的问题。

        现在的赵国已经与以前不一样了,旧派贵族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势力派别已经被打倒,变革已成必然,但是如何变革,往哪个方向走却不是短短五年就能完全明晰的。荀况虽然看不起秦国的无“礼”,但是一直推崇秦国商鞅变法之后的兵农制度,他这些话正是从秦国所实行的制度来的,秦国所做的事就是一切为称霸服务,任何不利于集中力量称霸的行为都会受到无情打压,其中被打压最厉害的就是商贾,这也是后世著名排名“士农工商”将农放在第二位,却把商人放在最末尾的源头。

        赵国与秦国不一样就在这里,由于原先地狭人多,土地的稀少致使赵国人有很强的经商习俗,这一点如果没有像秦国商鞅变法那种血腥打压,就算国土在赵武灵王和赵胜两代君王手里扩大了不知多少倍,也不可能那么容易改变。强力改变都不是容易的事,更何况赵国的商贾阶层当初在二赵相争的时候坚定地站在了赵胜一边,如今更是赵胜政权的主要支柱,伱荀况以秦国来喻赵国,那不是在戳大商大贾们的眼珠子么?

        荀况这番石破天惊的话顿时让不少人傻了眼,然而当这些人将希望的目光投向赵胜的时候,他们却发现赵胜居然带着波澜不惊的闲适笑容沉着的点了点头,看那意思颇是认同荀况的说法……(未完待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