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只要你好好的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只要你好好的 (2 / 4)
        再说代郡这三万赵军。我大燕为防不测,已在燕赵边境布下四十万重兵,但上谷郡一带就是十余万,想用三万人轻易撕破沮阳防线根本没有可能。那么这三万人便只有三种解释:其一,虚张声势,不过是心存侥幸乱我大燕步调,以求搅乱视听骗我大军回撤;其二,明若实强,这三万人不过是拿出来搅乱视听的,后边还有大批人马在准备;其三,声东而击西,明着在代郡调兵,实则要用兵他处,要的就是出其不意,以求速胜之下将我攻齐大军从齐国逼回来,一方面免除腹背受敌之困,另一方面借此让齐国之人与赵国同力抗燕,分担他们的压力。”

        燕王越听身子坐的越直,缓缓说道:“嗯,邹先生所言应当已将可能性都包括在内了,不过虚张声势不大可能,赵胜当寡人与众卿都是三岁孩子么,这样的小伎俩也会上当?这一说法可以不做考虑。

        至于其二么,倒是有些可能性,只是正如郭先生所说,攻难而守易。赵国若是当真攻燕只能求速胜。绝不敢久拖不下,而且也绝没有那么多军力用在代郡一隅,此事可能性似乎不大。

        倒是第三颇像那么回事,这不分明就是当年齐魏之战孙膑所行的围魏救赵之计么。只是赵国若是不攻上谷,唯一的可能只能是武恒到阳城一带发兵攻我狸邑至阳城一线长城。这样一来岂不又陷入了持久难下之中了么?

        如此一来他们也只能从河间向东攻打平舒和饶安,以此断我攻齐大军后路,可我攻齐大军是四十万,就算回击赵军之时分出一半人马防止齐国人从后作乱,却依然有二十余万大军。再加上易水长城一线的二十余万守军足以顷刻而至,两面夹击之下,就算赵军不顾秦国威胁,硬生生地从各地挤出五十万以上的人马,不也是被吃死的份么?寡人实在想不出赵国还能有什么法子逼迫寡人?”

        可能性就需要具体分析,但燕王在邹衍提醒之下分析了半天依然感觉赵国完全处于战略被动,再低头向那两封信看去时。脸上不觉露出了鄙夷的笑容道,

        “寡人看,赵胜只怕当真是在无奈之下虚张声势了。”

        “大王,臣并不这样看。”

        邹衍发现燕王已经现出了轻视的神色,心里不觉一惊,连忙提醒道。

        “所谓兵不厌诈,赵国固然是在被动之中,但大王也要好好想想赵胜的目的是什么。”

        “哦?邹上卿的意思是……”

        燕王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不耻下问,绝不会自负的坚持己见,听邹衍这么一说,又不觉注意了起来。邹衍连忙道:

        “大王,赵国西有秦而南有楚。虽然中间有韩魏两国可为阻隔,但皆不可轻忽。只有复齐制衡秦楚及我大燕才有可能左右牵制保其社稷。所以不论他怎么做,最终的目的只能是逼迫我大燕从齐国退兵。只要做到了这一点,赵胜的目的便达到了,又何需为了齐国与我燕国陷入无休止的征伐之中?

        若是想透这一点,眼下赵国所做的这些动作便不言自明了,那就是乱燕而救齐。赵胜限大燕在六月初十之前停兵,紧接着又在代郡调动起了人马,这正是声东而击西,要将大燕的注意力都吸引在燕赵边境之间。如若大燕不上当,他们下一步很有可能在代郡和易水长城一带做些动作,以求大燕误以为他们当真有攻燕之意,由此乱了屈庸和骑劫的心,帮助齐国减轻压力。

        以臣愚见,只怕这才是赵胜的真实意图,毕竟他们除了经营燕齐之事,还需大军防备秦楚,能挤出三十万人马用在东线就已经是极致了。不过单单用虚张声势来为齐国缓压显然还不够,只要大燕不上当,齐国便毫无反手的余地,赵胜这样就算白做了,所以臣认为,他下一步必然会集中兵力从安阳、平邑一线攻打济水一线我燕国攻齐大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上齐国的忙。

        不过这也是行险之招,毕竟只要有济水天险阻隔,我大燕完全可以从容调兵相阻,只要僵持住,楚国和秦国必然会出兵,所以赵国所求的还是‘速’和‘乱’两个字,可以说实出无奈,只要大燕不受他的挑动乱了阵脚,好好守住上谷和易水长城,最终赵国也不敢强攻济水,只能不了了之,坐视既定事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