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布衣荆钗菜根香】(上) (2 / 2)
院中正房两间,虽也是泥墙茅顶,却足够他们三个人用了,还有半间量大小的一顶厨房,内中锅灶碗筷,无不具备,墙边整齐码放着一捆捆的麦杆,乃是生火所用。杨凡看得颇为满意,看来那位丁忧回家的吴管事,倒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这院子麻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倒省了他许多苦力手脚。
那地窖就在正房后面,用个井盖般的东西遮在入口上,内有个简陋的竹梯可供人上下。杨凡随冷盛下了地窖,只见十袋粮食已经整齐靠在了最里处,外面则堆放着秋菘和萝卜,看来还甚是新鲜。
杨凡一眼看到在地窖的角落处,竟然摆放着一张弓和一囊木羽箭,不由咦了一声,伸手将这张弓拿了起来,用力拉了一下,却只开到半满,就无以为继了。
冷盛笑道:“这虽然是张猎弓,却是极硬,还是吴管事之前的王三汉所有,后来王三汉得了疟疾而死,吴管事也不用它,就扔在了这里。姑爷是北方来的,弓马应该是极好的了,不过我大宋最重弓弩,说到开弓,也未必就输给你们辽人呢……”
“盛哥儿说得是,这张弓好硬。”杨凡刚才用力一拉,至少也用上了五六十斤的力量,按照北宋的标准,就是五六斗的力道,可居然只将这张弓拉开一半,这弓确实够硬了。
冷盛接过弓来,尽力一拉,也只开了八成,叹道:“好个王三汉,这弓怕不有一石三斗的力道,若是能拉满它,去东京城做个禁军也是足够了……”在北宋年间,能拉一石三斗的弓,就够禁军的最低门槛了,若是能拉到一石八、两石,那就已经属于上四军的标准,为天下精锐。至于传说中岳爷爷未及弱冠就能开三石硬弓,这属于逆天级别,平常人却是比不得的。
“要拉满它,真有这么难?”杨凡喜孜孜地将弓拿在手中,连同那囊木羽箭一同背在了身上。要开硬弓,靠得就是身长臂长,他这个现代人的身体条件足够,只是因为在现代太缺乏锻炼而已,真要练下来,未必就会输给了冷盛。
杨凡虽然不是历史专家,不过这《水浒传》也是看过的,知道此时的北宋,不但有外忧,还有内患。京东路上,便是盗贼横行之所,那位‘起自河朔、纵横十郡’的宋江宋公明和他麾下的三十六贼首(注2),此刻就不定在什么地方猫着,正准备起事呢。
说到对历史和人性的认识,这年代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和杨凡这个后世人相比的,杨凡深深的知道,要在这个年代安享三亩地一头牛的好日子,要保护玉娘和春儿,就必须让自己变强,否则就算是冷秋平这种土财主,甚至是冷安这种下人,都能任意揉捏自己。
要变强,不但要学文,还要练武,左右也是要在这万家村猫冬了,就让自己的变强之路,从严秉送的那一箱书和这张猎弓开始吧……
两人从地窖内爬出时,冷盛将冷秋平允诺的一贯钱交到了杨凡手中。当日在账房领取工钱时,杨凡就问过账房先生这一贯钱,账房则回答已被冷盛带走了,当时杨凡就感到奇怪,不过一贯钱而已,何必要冷盛带过来再交给自己?
此刻接到手中,杨凡才算明白了,这一贯居然是铁钱!先不说此时铁钱和铜钱的比例是7或8比1,这种本因大宋缺铜而在蜀地大量铸造的铁钱都不知道能不能在京东路流通!说起来,这种极度贬值的货币甚至还不如蔡京所铸造的当十大钱!
冷秋平可真是算计的好,若是当日在账房拿出这钱来,只怕自己闹将起来失了颜面,如今已经到了阳谷,就是再有不满,也只能收下了。
“一贯?怕是只当得一百文用!”
“冷老狗,算你厉害,要看老子穷困潦倒的样子是不是?老子就偏不让你如愿以偿!”在接过铁钱的同时,杨凡在心中暗暗发着誓。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