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个故事 · 22 (4 / 4)
“好吧,我们说点儿轻松点儿的话题,说说哥伦布在日记里记载的一个故事,一个中国故事。当然,这也是哥伦布真的到过中国的一个佐证,因为,那个故事,哥伦布说,就是带他去中国的那位朋友所说。”
“哦?”
“他说那个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哥伦布理解他们的关系。而那个故事,从来就没有被翻译到欧洲去过,直到现在都没有。那么你告诉我:哥伦布说的如果不是真事儿,他从哪里知道的这个故事?”
“呃。。。好吧。。。那你说吧,什么故事?说不定我也没听说过。”
“故事的名字,我先不说,我只是尽量按照哥伦布的原文把故事说出来,看看大家能不能复原出那个中国故事。”
“好啊。不知道,一个中国故事,在哥伦布眼中,会呈现出什么样子?”
“哥伦布说,他的中国朋友,给他讲了这个故事,目的是帮助他理解,他们俩的关系。”
“在中国的古代,曾经有一个修士,和一个诗人是好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喝酒游玩。这位诗人一直想去一个著名的风景很美但是很远的地方,就约了修士一起去,修士也对那个地方很有兴趣,就答应了。于是他们就约好了时间,但是,在去那里的方法上,他们产生了矛盾:修士希望坐车去,这样的话,路上可以看很多风景,也方便休息。诗人则希望乘船去,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而且河两岸的风景也是很美的。他们两个人之间,产生了从来没有过的争执,后来修士没办法,只好同意了诗人的意见。于是他们就一路乘船,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吟诗作对,玩的很开心。”
“但是,有一天,诗人发现修士的神情不对,情绪也有问题,一副很不开心的样子。在诗人的追问之下,修士说出了真相。”
“原来,在他们乘船的路线前方,有一个妇人,已经怀孕很久了,却一直没有生产。她就是这位修士未来的妈妈,修士之所以不肯坐船走水路,就是舍不得与诗人的情谊,因为,他走了水路,见到了他未来的妈妈,就不得不与诗人告别,离开现在这个世界,和这次生命了。”
“诗人这才明白,为什么从来不跟自己争执的修士,为什么那么强烈的反对坐船。但是为时已晚,修士已经不能逃避他的命运了。”
“诗人很伤心,觉得很对不起修士。”
“修士安慰他,这个是上帝的安排,人类不能违逆,而且,虽然他们现在要互相告别,但并不是永别。”
“在修士新的生命里,他们还有一次见面的机会。于是修士告诉了诗人他们再见时的时间地点,相约到时候再见。”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