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 殷切相劝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3 殷切相劝 (1 / 3)
        晋人执拗,否则便不会探究玄学至深且在动荡社会。同是晋人,顾咸、陈奉亦执拗,二人竟一心使刘裕入玄。当然,如此亦是王珣认可刘裕。

        陈奉、顾咸智慧更是有心,知道刘裕因被人以借授儒进行束缚从而产生抵触而刚又舌战逐众儒生,二人便未如一般人那般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改变方式。未似一般传授,顾咸、陈奉先是以辩难使刘裕知玄。前番辩驳,虽争执是真,可目的却非要分出高下而是察看刘裕。在发现刘裕仍不接受之后,顾咸、陈奉又放弃辩驳改较量掌握典籍。

        琅琊王氏此间客馆实在是较量掌握典籍之所,这里储备有丰富典籍。顾咸、陈奉亦是智慧之人,有条件自然要利用,见刘裕对辩难并无兴致,便改变方法,二人轮流选择典籍,然后一人先道出典籍要义、选摘精辟语句,之后另一人进行评点补充。陈奉与顾咸实在努力,尽管二人习惯辩驳,可是为了刘裕,二人克制不仅不再一定分出高下,更为刘裕不停讲解。

        陈奉、顾咸二人目的只在使刘裕掌握典籍,其方法便是告知刘裕每部典籍要义并指出重点,从而达到使刘裕速学目的。陈奉、顾咸二人用心可谓良苦。然而,这虽是传授却同时是温故,于是陈奉、顾咸二人非但不觉劳累反而乐此不疲。

        虽顾咸、陈奉二人改变方法,可刘裕依旧无兴趣,因无拒绝理由,于是其只能坐陪。的确,刘裕并未将自己当成学生,只是出于礼貌其只努力使自己成为观众。

        对于陈奉、顾咸这样尝试,王谧极为赞赏。公赞赏,顾咸、陈奉兴致更高,于是二人不仅兴致勃勃,更是加倍努力。如此,顾咸、陈奉每日讲籍时间便更长。原本强撑,顾咸、陈奉每日授籍时间再拉长,刘裕便感觉痛苦不堪。

        刘裕痛苦,不仅是其无心读书,更是顾咸、陈奉实在太过快乐。虽目的是为刘裕讲授典籍,可是温故知新不仅使二人有新领悟,更是二人对自己领悟格外欣喜,如此顾咸、陈奉便经常不顾刘裕,只自己陶醉。本就吃力,顾咸、陈奉二人再忘记其存在,刘裕如何能够不痛苦?

        刘裕不仅只有痛苦,顾咸、陈奉另外表现亦让刘裕产生想法:尽管陈奉、顾咸自幼读书,此间尚有二人不曾读过之书,自己现在开始,何时才能读完?再者,即便是其读过之书,重读才有发现,如此读书便不能一遍读完,如此何时才能读尽典籍?

        刘裕想法实不为过,琅琊王氏此间客馆藏典丰富,尽管顾咸、陈奉二人每日不停讲解且将时间拉长,可是几日过去,其所讲过典籍与待讲典籍相比,依旧如堆土与高山!不仅如此,几日下来,尽管刘裕并不用心,可其亦觉头脑已然全部充满。

        不仅痛苦,更是感觉头脑不能再容,刘裕只能想办法阻止。不能拒绝顾咸、陈奉好意,刘裕便提出这样问题:“如此读书,何日能及公?”

        王谧风雅且有雅名,自然是榜样,刘裕言及公,极似单纯询问。

        “公自幼读书现在依旧读书不停,寄奴追上公,难哉。”才读几日典籍,如何能言赶上公?闻听刘裕相问,顾咸以为刘裕实在幻想。虽不想对其打击,可是顾咸却如实相告。

        闻听刘裕之问,陈奉却有所察觉,于是警觉。

        “寄奴亦是如此认为。”很是认可,刘裕言道。“阴谋”成功,于是刘裕便笑言道,“寄奴实是不能如同公,且寄奴以为,即便赶上公成为那样雅人,寄奴反而不能相助。”

        闻听刘裕之言,陈奉虽立即明白其之“阴谋”,可是陈奉又不能不认可。

        对此顾咸早有自己想法,见陈奉不开口只凝视刘裕,其便言道:“寄奴错。非是要使你如公博学致雅,而是不辱公风雅。”

        顾咸所言是道理,刘裕如不改变,必会使人以其攻击王谧。认可顾咸见解,陈奉便对刘裕点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