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参加科举考试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参加科举考试 (2 / 5)
        最后一道题,是为大宋朝廷的国子监第一中堂写一篇赋,歌颂那里苦读的学士,郭永思索片刻,他在二十一世纪看过一篇《一中赋》,于是写道:

        一中赋

        “京东古镇,沣南旧府。位津唐塞,地涌稻香。襟煤河而带支流,控良田而望燕都。物华天宝,溢七斗之才耀于史册;人杰地灵,叹八方学子遍于九州。红尘误会,男女书生,苍茫有梦,萍水相逢。撰新诗于旧体,仿王勃作滕王阁序。凡夫俗场演罢名利之客,少女情郎说尽雪月风花。

        时维壬申,岁在无常。同窗远而寒草枯,青春尽而他乡远。理霜鬓而上路,访遗景于稻地,龙凤曾舞而庄人去,校墙犹在而故人稀。忆曾学文时,师边子讳顺奇人,风格清而爱醇厚,文字朗而品自高,学博而慊慊若谷,身正而悠悠为范。至于迁校于新址,楼雕玉立,纵围阔绰,门宽匾大,车水马龙。纵相见已不相识,何况暮色又添黄昏雨?

        呜呼!命运不齐,人生一戏;书生苍老,红颜易去;所赖自娱字乐,笔墨为寄,只是千古重复戏;幸逢相助,感恩戴忆,相见何夕,应当请罪披荆棘;而今我赋旧景,后人又赋我等,所谓江山次第,人事更替,自古依然,何须恣意,但愿人和恰逢风雨顺,知命爱校也存皓月心。”

        郭永在惶惑不安中将自己这篇《一中赋》交上去,发榜下来,他居然发现自己名列二榜第四;接着,会试在礼部举行;初七,翰林国史院举行殿试,郭永都顺利通过,名列二甲,授开封府副参,代理政务。

        说来也巧,李葵在初试中就被淘汰,不过,苏怡为了顾忌他是锦护官总管的颜面,私下给郭巡查送了一个商代青铜瓶,主考大人于是补他到开封府衙。

        郭永到署衙一上任便发现李葵也上班来了,居然成了他的同僚。

        李葵见郭永做了副参,高兴地如突然抓住了根救命稻草般,高声叫道:“这下可好了,你做了副参,我以后写东西就不发愁了,笔墨纸砚这东西我最不擅长。”

        闻言,郭永尴尬地笑了笑,说:“那是自然。”

        郭永上任后,澄清吏治,严厉整顿社会贼寇,仅五个月,便使开封百业重兴,民风扶正,治安大为好转,百姓大为称道,在“打黑除暴”过程中,郭永带领李葵深入“打黑”前线,对山贼、小偷、横行市井之徒进行了全面收拾,一个叫“快活林”的酒馆,因为秘密开设赌场被摧毁。

        那天郭永、李葵率衙役们冲进快活林酒店,迅速控制了所有出口。贼人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就被控制在现场。随后,二楼也相继被控制。在其中一个屋内,有团伙成员正在用银子赌博,桌子上的银条被扔了一半,桌边还有少量金子。

        郭永上任副参后,他让全体衙役的门上挂上各种条幅--“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财、色于人,人之不舍,比如刀刃有蜜,小人舔之,则有割舌之患”,各衙役门口此类告诫不绝于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