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参加科举考试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参加科举考试 (1 / 5)
        戴院长迅速把开封府批准的购粮印信办好,带回了桂花村,郭永、程佳梦等人很是高兴,一个劲地夸他能干,这时候,戴院长边喝着茶水,边透露了一个消息:下个月朝廷开始科举考试。

        送走戴院长去村栈休息,程佳梦好奇地问郭永:“宋朝的科举怎么考?”

        郭永笑了笑说:“莫非你想参加这次考试?我是研究过宋代科举的规则的。”

        “你快给我讲讲”

        郭永说:“相较于唐朝,宋朝科举有很多新变革。其一是糊名制度的确立,就是把考生所填写的姓名、籍贯等一切可能作弊的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使主考官和阅卷官无法得知每张卷子是谁的。苏轼参加礼部会试那年,主考官是欧阳修。当时欧阳修最看好的是曾巩,拿到苏轼考卷一看,眉飞色舞,认定必是曾巩的答卷,定为状头。等到拆开糊名一看,原来是苏轼。不论欧阳修是出于公还是出于私,总之他当主考时,想给得意门生打高分儿也很难做到了。”

        话不多说,一个月后,考试的一个分会场在开封的郊区的北湖举行,北湖的梁山大小头领稍微有些文化的全部参加了。

        梁山考场外,、肃穆、红日初升,像一幅笔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画,与绿的树、远方的田互为映衬,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密密层层成丈高的山寨野花,漫山遍野开放,这里固然有陡壁、草地,但更为离奇的却是那波光流思的北湖。那湖水碧蓝见底,湖面映浮着远山的倒影。

        看着这些郭永简直忘掉这是考场,如置身花园了。

        他似乎回到了21世纪久违的学生时代。

        梁山考场内设四种考殿;郭永在汉人考殿应考,参考的学士很多。

        头领们像参加赌局押宝的赌徒们一样,争先恐后地走进考殿,找好各自考试位置。蓦地,郭队发现一张熟悉的面孔,是李葵!他也在大汗淋漓地俯案写着什么,原来他不甘心自己这个御赐的锦护官,想凭自己本事考个功名。

        一共考了6场,监考的竟然是郭巡查,他精雕细琢般的脸庞,随时都带着笑容。这种微笑,似乎能让阳光猛地从云层里拨开阴暗,一下子就照射进来,温和而又自若。他穿着得体的宋代考官礼服,手上一枚黑金闪闪的印章显示着非凡贵气。

        有时,一阵风吹进考场来,考卷,发出了一阵沙沙的声音。

        首场考的是百官论,也就是“政治思想”,翻译成现代话就是----作为一个朝廷官吏,怎样以实际行动树立廉洁勤政的良好环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