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谁未未卜先知 7奇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谁未未卜先知 7奇葩
        7奇葩

        在灯火辉煌中又送走一夜晚,元渊还是看不见张书记人影。他集中所有的精力履行着张书记交付给他的使命,神经紧张,情绪激动。所以,清晨起来仍然疲惫不堪。更糟心的是青泉乡政府里各种问题此起彼伏,这不,小牛不醉了,小杨却失踪了——

        小杨种了二年菜之后,回乡任起了农金站的出纳,准确地说,这职务是个闲职。小杨科班出身,可是他的业务能力远在会计老贾之下。而老贾自初中毕业就做起了村会计,他说话不多,只在规规矩矩、认认真真地做事。因为工作出色,被抽到乡农金站当会计。青泉乡有二十多个自然村,每个村都是一个大家庭,收入和支出的大账中名目繁多,数字细碎,做到账目清晰,确实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智力。村干部喜欢老贾,乡领导也信任老贾,所以,老贾每天伏在桌子上写啊,算啊,他身边围着一圈人。这间农金站办公室里好像没有小杨什么事。高兴时,他可以做做辅助工作,打个下手,给村里来报账的会计搞搞后勤,然后跟着蹭顿饭吃。不高兴时,抱着自己的胳膊,翘着二郎腿,瞪着两只特大的黄眼睛,一言不发地呆坐着,但是吃饭时照样跟着去。

        今天,小杨竟然没来,也没跟谁打个招呼,就给自己准了假,到更快乐更自由的地方逍遥去了。处理完许多公务的元渊无论用什么方式都联系不上小杨,还有一个小时就下班了,该怎么办呢?束手无策中,元乡长进了食堂,想寻找点线索,然后再顺藤摸瓜,把这小子抠出来!因为炊事员崔姐是小杨的邻居,也许能找到点什么。

        食堂里,杨嫂切土豆丝,崔姐搓莜面鱼儿。

        “哈哈!莜面鱼儿!好饭!”

        脚刚跨过门槛儿,元乡长就跟莜面打招呼。瓷盆里刚刚和好的莜面团正在冒着热气,笼上已经摆上了十多根细细的莜面鱼儿。崔姐两只手迅速地来回搓着,手底下的三根鱼儿活蹦乱跳,然后乖乖地躺在笼面上。那些莜面鱼儿粗细均匀,比起馒头来,莜面的色泽又黄又暗,却深得坝上男人的青睐。这里的人们都知道,“坝上三件宝:山药,莜面,大皮袄”的说法源远流长,因为,在这自古以来就物资匮乏经济萧条的高寒地带,山药经用,莜面经饿,大皮袄经冻。莜面是我们这一方老百姓的第二大宝。在寻常百姓家,一日三餐中,莜面几乎都是主食。所以,如果不经过太阳的暴晒,坝上人的肤色一般呈莜面色。

        元乡长喜欢吃莜面饭食,也就学会了几样莜面的做法。他一边跟两个炊事员说笑,一边挽起袖口洗手,然后,走到崔姐身旁,拽了一块儿莜面按起了“柳叶片片”,和莜面鱼儿相比,他还是喜欢“柳叶片片”。这两头尖中间宽的东西更能体现莜面精道的特点。

        “我自己捏就行了,您怎么又来帮忙?再说,时间还早着呢!”崔姐笑着说。

        “捏给我自个儿吃!正好也能跟你说说话,反正手闲着。”

        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也,元乡长跟这俩“厨娘”的关系却很好,经常给她们打打下手,做做帮厨,只要进了乡政府的厨房就像在自己家的厨房里那样随心所欲地做着爽口食物。

        “这两天看见小杨两口子了吗?”元乡长问。

        “没看见人,但能听见他们的声音,我们两家的房子共用一堵山墙,房顶是通着的,说话声音稍微大点儿,隔壁都就听见,昨天小两口又打架了。”崔姐不紧不慢地叙述。

        “打架了?为什么?”果然有事,夫妻打架也不能不上班呀!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看见小杨带回家三四个人,一会儿的功夫就听见小杨大声地骂起来了,旁边有人劝说,十多分钟以后,人们都走了,只听见小贾小声哭,孩子大声哭。我们家老韩一直在看电视剧,所以没听起听清楚为什么打架。我又急着来这儿做饭,没顾得上过去。”崔姐很善叙述,可惜没了下文。

        “我知道这件事情,”林业站的郝雷不知道啥时也进来了,“昨天中午我就在小杨家,亲眼目睹了这场家庭大战。”

        “怎么就打起架来了?”元乡长真的想不明白,小杨和小贾会为什么打架,虽然自己的家庭战争曾经也屡屡发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