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2章 催贡
话说辽阳盛产俊禽名曰海东青,因它迅如惊雷极善捕猎,故历代帝王但凡围猎最爱用它。那王祷自从受封沈阳王之后,各地诸王便遣使携重金前来求索海东青,王祷因觊觎高丽王位欲结好诸王,故有求必应,催促各地女直贡献海东青,将一年一贡改为一年两贡。那鹰坊的管事、虞侯、差役得了王命,便如手中有了尚方宝剑一般,以“催贡”之名在外飞扬跋扈、横行乡里,做出许多不法之事来。
却说那八鲁古随千户扎佳阿兰到了王府,一路上八鲁古问道:“千户大人,不知我等要去何处捕鹰?”扎佳阿兰道:“你跟王府的虞侯且去建州走一遭。因它捕鹰不力纳不够数目,王爷责成前去催贡,你去做个陪衬。”到了王府见到虞侯,带了五七个差役便往建州去了。
几人快马加鞭不日到得建州地面,本地官员俱来陪话。虞侯道:“我等今日衔命到此,只因你建州缴纳贡物未及半数,遂命我等前来督促。”本地官员道:“大人容禀。卑职等岂敢怠慢王命,只因那山中出了几只大虫,甚是凶猛,捕鹰的猎户被它伤了不少!故此进不得山,纳不够数目。卑职已教本地猎户捕杀大虫,还望大人宽限数月。”虞侯道:“你们有难处,我也有苦衷。非我不近人情,王爷钧旨干系都在我身上,一日捕不够鹰便一日不许回去。”本地官员不敢抗辩,只得准备粮草去讫。那虞侯自在衙门坐堂,每日有小吏作陪,那些差役都到乡里去了。
看官你道这海东青因何如此难捕?一是这鹰儿只能活捉,不能伤着更不要死的,它又来无影去无踪,因此难捉;二是年年捕捉自然越捉越少;再者那鹰儿因为时常被人追逐因此也精了,但凡见到人影便高高飞走,因此更加难捉。那些差役到各乡各寨,便要那里正、百户置办酒肉招待他们,东家杀鸡、西家买酒,只弄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酒过三巡,那里正道:“长官有所不知,这山中有大虫出没,寨里的猎户进山捕杀至今未归存亡未卜。”那差役骂道:“咄!这辽阳哪处山上没几只大虫!兄弟当年也是上山打得大虫的好汉!休拿甚么大虫唬人。”里正点头道是。这时有个百户道:“官府这般催命一般催讨贡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差役道:“朝廷不用尔等耕田种地也不用尔等四时纳粮,只须尔等一年贡献几头禽羽!尔等还有甚怨言。”众人再不敢言。
次日,那差役便恶鬼拍门一般挨家挨户将那猎户叫来,吩咐打点刀弓罗网准备进山捕鹰,那其中一个猎户生得牛高马大、环眼圆睛,名唤牛成虎。他浑家莫氏与他备好行装,道:“山里的大虫还未打得,你须小心在意,莫要冲撞它。”牛成虎道:“省得了。”说罢便出门去了。
那几十个猎户提枪的提枪、张弓的张弓,带着锣鼓走在前面,差役与八鲁古在后面压阵,一行人往深山而去。约莫行了一二十里但见那山势险峨,那参天古树遮天蔽日,悬崖峭壁接天连地,草丛间毒虫猛兽横行。正行间,忽然不知哪里传出一声虎啸真个声震山林,惊动那山中飞禽走兽乱飞乱窜。差役心中暗道:“没想到真个有大虫。”遂故作镇定对众人道:“我们人多,须不怕这畜牲。”说罢大踏步在前带路,行不远忽然脚下一空“啊呀”一声跌了一跤,众人急忙上前搀扶,差役道:“晦气了、晦气了,没想到马失前蹄。”众人急忙问他伤到哪里,差役道:“想必崴了脚,走不得路了。你们先行,我须不能连累你们。”八鲁古道:“说得是,大人先回去养伤,吩咐寨中打点好干粮。”差役道:“所言极是了,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八鲁古教一人扶他回去,自己与那猎户进山。
差役回到寨子,便暂住在牛成虎家中,里正、百户皆来探视,教人去请会跌打的郎中,又吩咐莫氏好生伺候差役养伤。那妇人不敢怠慢,做饭洗衣忙前忙后。当夜那差役只道:“怪哉,直冷死我也。”那妇人以为他在山上受了风寒,遂搬来几张兽皮被单为他盖好。差役道:“不中用,只是身上冷。”那妇人不知是计便将手来摸,却被差役一把捉住,告求道:“娘子却来与我暖暖被罢!”那妇人慌道:“大人想是病得不轻,却还说笑。”原来差役看那莫氏有几分颜色,虽无胭脂水粉打扮,却也珠圆玉润体态丰盈别有一番风味,遂起了色心,如此想要弄她。那差役便搂住妇人求欢,那妇人初时不肯,却经不起他连哄带吓便依了他,后来被他弄得舒服了,两人颠鸾倒凤耍到鸡鸣却才罢手。
从此那差役便像在自家一样,终日足不出户,从建州城里送来的钱粮教百户遣人送进山里供那猎户用度,他却从中私吞一份拿给莫氏,与她添了副首饰,又教她每天好酒好肉的服侍。
却不知那八鲁古与那些猎户在山中能否捕得海东青交差,请看下回分解。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