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5 杨嗣昌】 (7 / 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65 杨嗣昌】 (7 / 10)
        杨嗣昌所提的三点纲领,都是为了实现他“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计划来服务的。

        这一计划的执行依靠的是五省总督洪承畴和五省**王家桢的配合,洪承畴已在围剿农民军的过程中颇建功勋,但王家桢被杨嗣昌认为是个庸才,不堪此任,于是杨嗣昌经密友礼部侍郎姚明恭的介绍,向崇祯帝推荐了两广总督熊文灿接替五省**。

        各省督抚在杨嗣昌的指挥下,围剿农民军有了很大进展,到崇祯十一*,1638*二月,湖广农民起义军领袖刘国能、张献忠先后受熊文灿招抚,杨嗣昌鉴于其父招抚**的教训,提出反对意见,并主张刘、张等杀贼自效才可信任,崇祯帝和熊文灿急于招安,杨嗣昌只好顺从皇帝意见,相信了农民军的投降。

        结果刘国能确实效忠**,但张献忠却是假招安,最终和李自成一起埋葬了大明江山。而此时的闯将李自成正在洪承畴、孙传庭等的穷追不舍下势力锐减,到崇祯十一*,1638*十一月率刘宗敏、田见秀等十八骑逃亡商洛山中。

        杨嗣昌所说的“十*不结之局”似乎就要走到尽头。

        就在杨嗣昌紧锣密鼓地指挥围剿农民军的同时,亦开始筹划对清议和的事宜,以缓解**的外部压力。

        崇祯十一*,1638*三月十日,杨嗣昌上疏重申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力主对清妥协,集中全力平息“中原群盗”。

        同*五月三日,崇祯帝在中极殿以“剿兵难撤、敌国生心”为主题策试大臣,杨嗣昌在策论中以天象引入话题,接着列举历史上天象示警与异族关系的故事,如东汉时日蚀火星,汉光武帝与南匈奴议和,宋太宗时月蚀荧惑,**兴师伐辽而战败。

        其实他是借此影射他对清议和的主张,正如谈迁所说:“星历之学非嗣昌所谙,而推言之甚详,专为建虏而发,力主封赏。”

        尽管多数朝臣反对此议,但崇祯帝却非常赏识,加上杨嗣昌无偏无党、勇于任事,崇祯帝对他更加信任。

        于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于当*六月提拔杨嗣昌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仍掌兵部事,故人称“杨阁部”。

        其实,杨嗣昌已经在秘密启动议和行动。

        崇祯十一*,1638*三月,辽东巡抚方一藻派瞽者**忠出使沈阳,试探口风,***对其相当礼遇,并表示:“如有确议,则撤兵东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